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5873.pdf/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知故。是以王不責之。

知家過患品第十六。菩薩如是學。應知家過惡。何以故。若知過。惡或捨家入道。又化餘人。令知家過。出家入道。問曰。家過云何。答曰。如經中說。佛

告郁伽羅。家是破諸善根。家是深棘刺林。難得自出。家是壞清白法。家是諸惡覺觀住處。家是弊惡不調。凡夫住處。家是切不善。所行住處。家是

惡人所聚會處。家是貪欲瞋恚愚癡住處。家是一切苦惱住處。家是消盡先世諸善根䖏。凡夫住此家中。不應作而作。不應說而說。不應行而行。在

此中住。輕慢父母。及諸師長。不敬諸尊。福田沙門婆羅門。家是貪愛憂悲苦惱衆患因緣。家是惡口駡詈。苦切刀仗。繫縛考掠。割截之所住䖏。未種

善根不種。已種能壞。能令凡夫在此貪欲因緣。而墮惡道。瞋恚因緣。愚癡因緣。而墮惡道。怖畏因緣。而墮惡道。家是不持戒品。捨離定品。不觀慧品。

不得解脫品。不生解脫知見品。於此家中。生父母愛。兄弟妻子眷屬。車馬增長。貪求無有猒足。家是難滿。如海吞流。家是無足。如火焚薪。家是無想

覺觀。相續如空中風。家是後有惡如美食有毒。家是苦性如怨詐親。家是障礙能妨聖道。家是闘亂。種種因緣。共相違諍。家是多瞋。訶責好醜。家是

無常。雖乆失壞。家是衆苦。求衣食等。方便守護。家是多疑處猶如怨賊。家是無我顛倒貪著。假名爲有。家是伎人。雖以種種文飾莊嚴。現爲貴人。須

曳不乆莊嚴。還作貧賤。家是變異會必離散。家如幻假借和合無有實事。家如夢一切冨貴乆則還失。家如朝露須臾滅失。家如蜜渧其味甚少。家

如棘業。受五欲味。惡刺傷人。家是鍼紫蟲。不善覺觀。常唼食人。家汙淨命。多行欺誑。家是憂愁。心多濁亂。家是衆共。王賊水火怨親所壞。家是多病。

多諸錯謬。如是長者。在家菩薩。應當如是。善知家過。復次。菩薩應當知。在家之過惡。親近於布施。持戒善好喜。若見諸乞人。應生五三想。在家菩

薩。應如是知家過患。當行布施持戒。善好布施。名捨貪心。持戒名身口業清淨。善名。善攝諸根。好喜名同歡喜。喜五三想。名見乞兒應生五三想。初

三者。善知識想。轉身大冨想。埤助菩提想。又有三想。折伏慳貪想。捨一切想。貪求一切智慧想。又有三想。隨如來教想。不求果報想。降伏魔想。又有

三想。見来求者生眷屬想。不捨攝法想。捨邪受想。又有三想。離欲想。修慈想。無癡想。今當解第五三想。菩薩因來求者。令三毒折薄。捨所施物。生離

欲想。於求者。與樂因緣。故瞋恨心薄。名修慈想。是布施迴向無上道。則癡心薄。是名不癡想。餘想義。應如是知。復次。菩薩因求者。具六波羅蜜。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