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5873.pdf/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衣。具足莊嚴。見諸好色。聽好音聲。聞諸妙香。常食最上美味。細觸怨賊難壞。善知識歡喜。是於人身得善果報。人所欽慕。常稱吉善。忘其醜惡。雖生

下賤。有大人相。雖無巧言。成巧言者。雖不多聞。成多聞者。雖少智慧。成智慧者。若先端正。倍復殊勝。若先大家。倍復尊貴。若先巧言。倍復巧言。若先

多聞。倍復多聞。若先智慧。倍復有智。所可坐卧。貴價寳牀。寤寐安隱。侍衛具足。衆寳爲舍。極意遊戯。其身貴重。湏諸經書。應意即得。勢位隨意。親近

王易。諸貴貴人。所念諸醫自徑。常有親信消息所宜。有疾軽微。若病易差。逺離今世後世怖畏畢竟永離不活怖畏。常有救護。多有人衆。諸親近者。

自謂多福。爲同意者。深自欣慶。有少施恩。得大酬報。若加小惡。得大殃禍。族姓女人。少年端正。具足莊嚴。自求給侍。諸有諧利悉來歸己。若作惡事。

事轉軽微。少有施作。即獲大利。多善知識。怨憎轉少。蛇蚖毒藥。放𨓜惡人。如是等事。不得妄近。諸愛敬事。皆悉歸趣。若獲利時。衆人代喜。若有哀惱。

人皆憂感。衆共示導。競以善告。令逺非法。安住善法。所施業大。見莫不歡。若與同心。則以爲足。不期世間。冨貴榮利。假使居位。人思匡𦔳。除其哀惱。

見他冨貴。無所希尚。人詠其德。不揚其過。離小人名。得大人號。無不足色。視他顔貌。不作矯異。若作婆羅門。於天寺中。大獲果報。譛諸經書。得其實

利。得而能施。若是刹利。所習成就。善射音聲。善能貫練。治世典籍。能得果報。若是田舍。播植如意。若是商賈。能獲其利。若是首陀羅。所作事業。多得

如意。問曰。汝先說菩薩。不以求果報心施。又復不爲豪貴故施。而今說求大冨故布施。是語得無自相違。答曰。不相違也。若自為身求冨受樂。是故

說不應求冨。今說求冨。但爲利益衆生。是故說爲欲大施故求冨。不爲身已求冨受樂。是則果中說因。若菩薩不得冨。雖信。樂布施。無財可與。是故

汝不應作難。復次斷二法故。應行布施。何等爲二。一者慳。二者貪。此二法最爲施垢。又得二法故行布施。所謂盡智。無生智。又增益三種慧。一者自利

慧。二者本慧。三者多聞慧。有人言增長二法故應。行施。一善。二慧。略說菩薩應行四種施。攝一切善法。一者等心施。二者無對施。三者迴向菩提施。

四者具足善寂滅心施。菩薩如是。具檀波羅蜜故。勤行財施。分别法施品第十三菩薩於財施應如是修學。又應修學法施。如說。衆

施法施最。智者應修行。一切布施中。第一最上最妙。所謂法施。是施智者所應行。問曰。何故但言智者應行法施。答曰。不智者若行法施。即說黑

論。說黑論故。自失利。亦失他利。問曰。何謂黑論。答曰。佛欲滅度時。告阿難從今日後。依修多羅。莫依人。阿難云。何名依修多羅。不依人。有比丘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