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5955.pdf/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不張而五官皆備。天機。謂自然之樞機。不動而五藏主司之官。親分備足。此之謂天樂。自然之天樂也。無言而心說心靈之悅。不在名言。故有焱氏

為之頌。神農氏美此至樂。為之章頌曰聽之不聞其聲。大音希聲。故聽之不聞。視之不見其形。大象無形。故視之不見。充滿天地。道無不在。𠑽滿二

儀苞裹六極。大無不包。囊括六極女欲聽之而無接焉。汝雖欲聽其聲。不可以耳根承接而故。惑也。心無分别。故生愚惑。樂也者。重釋三奏三聽之

意。謂至樂之為樂也。始於懼。始聞之而悚懼。懼故祟。心生悚懼。是禍祟耳。未大和也。吾又次之以怠。再聞之而懼心怠追。怠故遁。怠則懼心遁滅。卒

之於惑。最後聞之有同聞惑。惑故愚。惑亂則愚迷無所知。愚故道。不怠不懼乃合至道。道可載而與之俱也。既而大道運載無心。可與萬物俱至也。

孔子西遊於衛。衛。康叔所封邑。孔子自魯適衛。故曰西遊。顔淵問師金。師金。魯太師。名金。故顔子問之。曰以夫子之行為奚如。問夫子行義以化衛

侯。未知可用否。師金曰。惜乎而夫子其窮哉。嘆惜汝夫子亦困窮之甚。顔淵曰。何也。何以謂之窮。師金曰。夫芻拘之未陳也。芻。草也。以草為拘。供祭

祀用。當其未陳腐之時。盛以篋衍。衍。笥也。盛貯之以茵笥。巾以文繡。覆之以文綉之巾。尸祝齊戒以將之。巫祝齊潔以將送之。及其

之德變化不常。老𥅆亦能變化。故謂之龍。龍合而成體。混合而成妙體。散而成章。布散則成文章。乗乎雲氣而養乎陰陽。乘雲氣而無心。順陰陽而

養物。子貢曰。然則人固有尸居而龍見。至人其處。如死尸之安居。出則如龍神之變見。雷聲而淵默。其語如雷霆之聲震。其默如玄理之無聲。發動

如天地者乎。其發動同天地之生物。孔子謂老聃曰。孔子又問之。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所謂六經之書。自以為乆矣。用功既乆。孰知其故矣。人

不知其故。以奸者七十二君。奸。謁也。厯聘七十二國之君。論光王之道。論古帝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推明周公。召公之政。一君無所鈎用。盖一

君取而用之。甚矣夫人之難說也。七十二君難於論說。道之難明邪。嘆吾道之不行。老子曰幸矣。是夫子之幸也。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謂其不遇

明君。夫六經先王之陳迹。六經皆古人已陳之迹。豈其所以迹哉。豈所謂物之眞性者乎。今子之所言猶迹也。汝之所言。亦其迹也。夫迹履之所

出。迹由履而後出。而迹豈履哉。六經之迹。豈自然之履乎。陸德明音義其運。爾雅云。運。徙也。廣雅云。轉也。推而。如字。一音吐回反。司馬本作誰。緘。古

咸反。徐古䧟反。司馬本作咸。云引也。為雨。于偽反。下及注同。隆施。音弛。式氏反。淫樂。音洛。又音微。而勸。司馬本勸作倦。云讀曰送。言誰無所作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