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20426.pdf/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陳言。已無以加也。王肅云。帝在上。臯陶陳謀於下。已備矣。我復何所言乎是也。既無所言。故言已思惟日孜孜。不敢怠惰。奉成臣職而已。孜孜者。勉

力不怠之意。 傳言天下至水灾 正義曰。瞀者。眩惑之意。故言昏瞀。墊是下濕之名。故為溺也。言天下之人。遭此大水。精神昏瞀迷惑。無有所知。

又苦沉溺。皆困此水災也鄭云。昏没也。墊。䧟也。禹言洪水之時。人有没䧟之害。 傳所載至治水 正義曰史記河渠書云。夏書曰。禹湮洪水十三

年。三過家不入門。陸行載車。水行載舟。泥行蹈橇。音蕝。山行即橋。丘遥反。徐廣曰。橋一作輂。几玉反。輂直轅車也。尸子云。山行乘樏。泥行乘蕝。子絶

反。漢書溝洫志云。泥行乘毳。山行則梮。居足反毳行如箕。擿行泥上。如淳云。毳。謂以板置泥上。以通行路也。慎子云。為毳者。患塗之泥也。應劭云。梮。

或作樏。為人所牽引也。如淳云。梮。謂以鐵如錐。頭長半寸。施之履下。以上山不蹉跌也。韋昭云。梮。木器也。如今轝床。人轝以行也。此經惟言四載。傳

言所載者四。同彼史記之說。古書尸子慎子。之徒。有此言也。輴與毳為一。樏與梮輂為一。古篆變形。字體改易。說者不同未知孰是禹之施功。本為

治水。此經乃云。隨山刊木。刊木為治水。治水徧於九州。故云隨行九州之山林。襄二十五年。左傳云。井堙木刊。刊是除木之義也。毛傳云。除木曰槎。

故曰刊槎其木。開通道路以治水。 傳奏謂至進食 正義曰。黎民阻飢為人治水。故知奏。謂進食於人也。禮有鮮魚腊。以其新殺鮮净。故名為鮮。

是鳥獸新殺曰鮮。魚鷩新殺。亦曰鮮也。此承山下。故為鳥獸。下承水後。故為魚鱉。其新殺之意同也。既言刊木。乃進鮮食。食是除木所得。故言與益

槎木獲鳥獸。人以進食。 傳距至至入海 正義曰。距者。相抵之名。故為至也。非是名川不能至海。故决九州之名川。通之至海也。考工記云。匠人

為溝洫耜廣五寸。二耜為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畎。田首倍之。廣二尺深二尺謂之遂。九夫為井。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方十里為成。成

間廣八尺深八尺謂之洫。方百里為同。同間廣二尋深二仭謂之澮。是畎。遂。溝。洫。澮。皆通水之道也。以小注大故從畎遂溝洫乃以入澮。澮入於川。

川入於海。是畎内之水亦入海也。惟言畎澮。舉大小而略其餘也。先言决川至海。後言濬畎至川者。川既入海。然後澮得入川。故先言川也。 傳艱

難至鮮食之 正義曰。艱。難也。釋詁文禹主治水。稷主教播種。水害漸除。則有可耕之地。難得食處。先湏教導以救之。故云。衆難得食處。則與稷教

人播種之。易得食䖏。人必自能得之。意在救人艱危之厄。故舉難得食䖏以言之。於時雖漸播種。得榖猶少。人食未足。故决川有魚鱉。使人鮮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