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20648.pdf/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屢矣。西漢之興雖間出於屋壁之藏。未必能無遺散者。故漢下求書之詔。是書亦不顯於是時。藝文志所録古書爲詳。而是書亦不載於當世。

此其所以致疑者二也。周易實出於近古。遭秦焚書。又以卜筮獨得不廢罷。然而載鬼一車。需于血出自冗。與夫係辭所謂子曰之辭。後世之

議者。未免致疑於其間。况是書姓紀皇策政典之篇。文辭質略。義㫖深厚。不可以言語造者。又焉能曉其義耶。此其所以致疑者三也。羲和湎

滛。夏后征之。其出征之辭引政典曰。先時者殺。不及時者殺。後世莫不以爲夏后氏爲政之典。雖孔安國亦莫不以爲然。今此書政典之篇頗

與書合。則其辭之可具載於詩書。隱而難知。略而不詳。又不過如此。此其所以致疑者四也。嗚呼。歷是四疑。而遂使三皇與夫文王孔子盡心

者流。非特鬱鬱不伸。又入於卜筮之學。殊豈知治天下之妙用實在於此。人更三聖。世歷三古。天之所畀。道之所在者歟。噫。所不可知之事闕

之可也。所不能之事置之可也。苟不能然。而簧皷邪說妄指聖人之書以爲僞妄。吁。可痛也。幸承明問之及。然而欲論是書之義。則非止十稔

之窮思。數萬之累辭。蓋聖人之神道妙用寓於其間。而實非區區場屋之文所敢議也。若夫止於名之所論。書之所作。卦之所次。數之所占。與

夫取而爲卜筮。下及諸儒之論。秘府之藏。則亦不敢不論以攻邪說。恭惟神宗皇帝。以道德格天下。以淳厚化斯民。天人之妙趣。性命之至理。

藹然見於當時。故天不愛道。河圖洛書。復降是道。以助至化。元豐之七年。西京之部使者巡按部屬。歷唐州之比陽以是書復出於野民之家。天

之未䘮斯文。豈特斯民之幸。而亦吾道之幸也。昔孔安國叙書。以謂伏羲神農皇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天道也。今考墳之所以有三。曰三墳。言

君臣民物陰陽兵象。謂之連山。氣墳。言歸藏生動長育止殺。謂之歸藏。形墳。言天地日月山川雲氣。謂之坤乾。蓋墳雖兆於三皇。而其道實顯

於夏商周之際。故仲尼常曰之祀而得夏時。之宋而得坤乾。坤乾之義。夏時之等。吾以是觀之。此其命名之義。作書之人有如此者。連山之書

以艮爲首。歸藏之書以坤爲首。坤乾以乾爲首。雖三易之書。卦之易次。名之不同。而其經卦者皆八。其重爻皆六十有四。及夫採蓍布數取以

爲占驗。則陰陽老少之數。大抵亦不離乎七八九六而已。蓋七八者。少陰少陽之數。而九六者。老陰老陽之數。天地之所爲。時運之所會。雖聖

人亦豈得與奪於其間耶。此其次卦之序。占數之際。雖稍有不同。大抵。如執會要以觀方來。終而殊塗同歸而已矣。此其卦之所次。數之所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