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2022年3月10日中国和俄罗斯联邦常驻联合国代表给秘书长和安全理事会主席的信.pdf/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双方指出,民主原则不仅应在国内治理也应在全球治理层面得到体现。个别国家企图以意识形态划线,强迫他国接受这些国家的“民主标准”,通过拼凑各种小集团、“情景式”联盟垄断民主定义权,这实际上是对民主的践踏,以及对民主精神和真正民主价值的背叛。此类谋求霸权地位的行径对地区和全球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对国际秩序稳定造成损害。

双方坚信,捍卫民主、人权不应成为向别国施压的工具。双方反对任何国家滥用民主价值,借口维护民主、人权干涉主权国家内政,挑动世界分裂对抗。双方呼吁国际社会尊重各国文化和文明多样性、不同国家人民的自决权。双方愿同所有有意愿的国家携手推进真正的民主。

双方指出,《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为全球人权事业确立了崇高目标,制定了基本原则,各国均应遵循和践行。同时,各国国情不同,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必须坚持人权普遍性与各国实际相结合,按照本国国情和人民需求保护人权。推进和保护人权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事业,各国应同等重视、系统推进各类人权。国际人权合作应由各国在平等对话基础上共商,各国应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各国应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人权协作与合作,加强国际人权体系建设。

双方认为,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国际体系的主流。发展是实现人民福祉的关键。COVID-19 疫情持续蔓延给全球落实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带来严峻挑战,完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的新阶段至关重要。

双方将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深化中国同欧亚经济联盟各领域务实合作。提高亚太地区和欧亚地区互联互通水平。双方愿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大欧亚伙伴关系”建设并行不悖、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组织发展及双多边经济一体化进程,造福欧亚大陆各国人民。

双方同意进一步深化北极可持续发展务实合作。

双方将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合作,推动国际社会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重要位置,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履行官方发展援助义务,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源,解决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促进全球发展和国际发展合作。俄方重申愿就推进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继续开展相关工作,包括参与联合国平台“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活动。双方呼吁国际社会将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作为重点合作领域,采取务实行动,加快落实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双方呼吁国际社会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加速科 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