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页面:2022年3月10日中国和俄罗斯联邦常驻联合国代表给秘书长和安全理事会主席的信.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双方呼吁各国加强可持续交通领域合作,积极开展交通能力建设和知识交流,包括智能交通、可持续交通、发展运营北极航道等,助力全球疫后复苏。

双方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强有力措施,作出了重要贡献。双方共同纪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达成 30 周年,重申恪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目标、原则和规定,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致力于共同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双方将履行各自承诺,期待发达国家切实落实每年 1 000 亿美元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支持。双方反对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由,设置新的国际贸易壁垒。

双方坚定推动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将共同推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绿色转型,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中俄元首肯定双方为应对 COVID-19 疫情全球大流行、维护两国和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开展的富有成效的双、多边合作。双方将继续加强疫苗和新冠病毒药物研发生产合作,深化公共卫生和现代医学领域合作。双方将加强防疫措施协调对接,为两国人员健康、安全、有序往来提供有力保障。双方积极评价两国有关部门和地方为保障边境地区防疫和口岸稳定运行所做工作,将建立边境 地区联防联控机制,统筹推进边境口岸疫情防控、信息共享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口岸货运通关效率。

双方强调,新冠病毒溯源是科学问题,应基于全球视野,由全球科学家合作开展,反对将溯源问题政治化。俄方欢迎中国同世卫组织开展的联合溯源研究,支持中国-世卫组织溯源联合研究报告。双方呼吁国际社会共同维护溯源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俄方支持中方成功举办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双方对两国体育和奥运合作水平给予高度评价,愿进一步推动相关合作发展。

双方对国际安全形势面临的严峻挑战深表关切,认为各国人民命运与共,任何国家都不能也不应脱离世界安全、以他国安全为代价而实现自身安全。国际社会应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双方重申相互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两国内政。

俄方重申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

中俄反对外部势力破坏两国共同周边地区安全和稳定,反对外部势力以任何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反对“颜色革命”,将加强在上述领域的协作。

双方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社会建立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全球反恐统一战线,加强多边反恐领域政策协调与建设性合作。反对将反恐问题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