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13 (1700-1725).djvu/1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露部雜錄

《詩經召南行露》篇:「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朱註 女子有能以禮自守,不為強暴所污者,自述己志。蓋 以女子早夜獨行,或有強暴侵凌之患,故托以「行多 露」,而畏其沾濡也。

《邶風·式微》篇:「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朱註言有沾濡之 辱而無所芘覆也。

《鄭風野有蔓草》篇:「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野有蔓草, 零露瀼瀼。朱註男女相遇於野田草露之間,故賦其所 在以起興也。

《秦風·蒹葭》篇:「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朱註「《蒹葭》未敗而露 始為霜」,「秋水時至,百川灌河」之時也。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小雅·蓼蕭》篇:「蓼彼蕭斯,零露湑兮。」蓼彼蕭斯,零露 瀼瀼。蓼彼蕭斯,零露泥泥。《蓼彼蕭斯》,零露濃濃。 朱註「湑湑然蕭」,上露貌。「瀼瀼」,露蕃貌。「泥泥」,露濡貌。濃濃, 厚貌。

《湛露篇》:「湛湛露斯,匪陽不晞。」湛湛露斯,在彼豐草。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朱註湛湛,露盛貌。晞,乾也。 《白華篇》:「英英白雲,露彼菅茅。」朱註《白雲》,水上輕清之氣, 當夜而上騰者也,露即其散而下降者也。

《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霜露既降, 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春雨露既 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將見之。樂以迎來,哀 以送往,故禘有樂而嘗無樂。」

孔子閑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風雨霜露,無非教也。」 《左傳》:「諸侯朝正於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 子當陽,諸侯用命也。」疏:言天子當日,諸侯當露也。 《春秋元命苞》:「霜以殺木,露以潤草。」

陰陽散而露下,《露下》以潤其草木。

《感精符》:「八月白露降,鶴即高鳴相警。」

佐助期,武露布,文露沈宋均注:「甘露見其國布散者, 人尚武文采者,則甘露凝重。」

《五經通義》:「和氣津液凝為露,露從地出。」

《管子度地篇》:「夏有大露,原煙噎下百草,人采食之,傷 人,人多疾病而不止,民乃恐殆。」

《呂子孝行》:「覽宰揭之露,其色如玉。」水之美者,《三危》 之露。

《史記商君傳》:「趙良曰:『危若朝露,尚欲延年益壽乎』?」 《漢書蘇武傳》:「李陵謂武曰:『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 此』?」

《淮南子地形訓》:「中央四達,風氣之所通,雨露之所會 也。」

《覽冥訓》方諸,「取露於月。」

《春秋繁露》,天之所以成物者,少霜而多露也。

《說文》:露,潤澤也。從雨,路聲。

蔡邕《月令章句》:「露者,陰液也。釋為:露,凝為霜。」

《後漢書蔡邕傳》:「履霜知冰,踐露知暑。」

《魏志衛覬傳》:「漢武立仙掌以承高露,陛下通明,每所 非笑。漢武有求於露,由尚見非。陛下無求於露而空 設之,不益於好而糜費工夫所宜裁制也。」

長曆北斗,當崑崙山,氣運注天下,春夏為露。

《禽經》:「露翥則露。」露,禽鶴也。《古今注》:鶴千載變蒼,又 千載變黑,所謂元鶴也。子野鼓琴,元鶴來舞,露下則 鶴鳴也。鶴之馴養於家庭者,飲露則飛去。

《風土記》:「鶴性警,至八月白露降,流於草葉上,滴滴有 聲即鳴。」

《古今注》:牛享問:「冕以繁露者何?」答曰:「綴玉而下垂,如 繁露也。」

《薤露》,喪歌也。言人之命如薤上露,易晞滅也。其一章 曰:「薤上露,何易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何時歸。」

《拾遺記》:「崑崙山甘露濛濛似霧,著草木則滴瀝如珠。 亦有朱露,望之色如丹,著木石,赭然如朱雪灑焉,以 瑤器盛之如飴。」

《含露》麥穟中有露,味甘如飴。

王諳《文字志》:「垂露書,如懸鍼而不遒勁,婀娜若濃露 之垂,漢中郎曹喜所作。」

《地鏡圖》:「視山川多露無霜,其下有美玉。」

《齊民要術氾勝之書》曰:「植禾,夏至後八十、九十日,常 夜半候之,天有霜,若白露下,以平明時,令兩人持長 索相對,各持一端,以概禾中,去霜露,日出乃止。如此 禾稼,五穀不傷矣。」

《諺》曰:「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

《舊唐書禮儀志》:「魏徵明堂議曰:『臣等親奉德音,思竭 塵露,微增山海』。」

《劉子賞罰》篇:「寒露降秋,所以殞茂葉也。」

《酉陽雜俎》:「凌霄花中露水損人目。」

蒟蒻,根大如碗,至秋葉滴露,隨滴生苗。

邙山有大蛇,樵者常見。頭若丘陵,夜常承露氣。 《雲仙雜記》:「以竹梢甘露和天南星漬紙,一宿裁之,刀 去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