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使負水灌火,會集數萬人,並勢力戰,大破之。」
《郅惲傳》:「惲遷長沙太守。先是,長沙有孝子古,初遭父 喪未葬,鄰人失火,初匍匐柩上,以身扞火,火為之滅。 惲甄異之,以為首舉。」
《劉榮傳》:「榮坐事付縣獄,為野火所及,榮脫械救火,事 畢還獄,自著械。」
《皇甫嵩傳》:「嵩遷北地太守,鉅鹿張角眾徒數十萬,連 結郡國作亂,皆著黃巾為摽幟。帝以嵩為左中郎將, 與右中郎將朱儁各統一軍,共討潁川黃巾。儁與賊 波才戰,戰敗,嵩因進保長社。波才引大眾圍城,嵩兵 少,軍中皆恐,乃召軍吏謂曰:兵有奇變,不在眾寡。今 賊依草結營,易為風火,若因夜縱燒,必大驚亂。吾出 兵擊之,四面俱合,田單之功可成也。」其夕,遂大風。嵩 乃約敕軍士皆束苣乘城,使銳士間出圍外,縱火大 呼,城上舉燎應之。嵩因鼓而奔其陳,賊驚亂奔走。 《禮儀志》: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方相與十二獸儛 嚾呼周遍,前後省三過,持炬火送疫出端門。門外騶 騎傳炬出宮司馬闕門外,五營騎士傳火棄雒水中。 《桂陽列仙傳》:「成武丁,後漢時為臨武小吏,邑令遣至 州太守。元日宴郡官,使之司酒,忽取酒含而噀之。眾 怪問,答曰:『適見臨武失火,所以噀酒救之』。」
《三國吳志孫靜傳》:「靜字幼臺,堅季弟也。堅始舉事,進 攻會稽太守王朗拒策於固陵,策數度水戰,不能克。 靜說策曰:『朗負阻城守,難可卒拔。查瀆南去此數十 里,而道之要徑也。宜從彼據其內,所謂攻其無備,出 其不意者也。吾當自帥眾為軍前隊,破之必矣』。策曰: 『善』。乃詐令軍中曰:『頃連雨水濁,兵飲之多腹痛。令促』」 具甖缶數百口澄水。至昏暮,四維然火誑朗。便分軍 夜投查瀆道,襲高遷屯。
《張昭傳》:權以公孫淵稱藩,遣張彌許宴至遼東,拜淵 為燕王。昭諫曰:「淵背魏懼討,遠來求援,非本志也。若 兩使不反,不亦取笑於天下乎?」權卒遣彌宴往。昭忿 言之不用,稱疾不朝。權恨之,土塞其門,昭又於內以 土封之。淵果殺彌宴,權數慰謝,昭固不起,權因出過 其門呼昭,昭辭病篤。權燒其門,欲以恐之。昭更閉戶, 權使人滅火,住門良久,昭諸子共扶昭起權載以還 宮。深自克責。昭不得已,然後朝會。
《三國魏志武帝本紀》:建安二十三年:「春正月,漢太醫 令吉本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反攻許,燒丞相長 史王必營。」〈注〉王聞王必死,盛怒,召漢百官詣鄴,令救 火者左,不救火者右。眾人以為救火者必無罪,皆附 左。王以為不救火者非助亂,救火,乃實賊也,皆殺之。 《抱朴子內篇》:「左慈趙明於茅屋上燃火煮食,食熟而 茅屋不燋。」
《吳志周瑜傳》:「劉備為曹公所破,權遣瑜及程普等與 備並力逆曹公于赤壁。瑜部將黃蓋取蒙衝𩰚艦數 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又 豫備走舸各繫大船後,因引次俱前,蓋放諸船同時 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煙炎漲天,人馬燒 溺死者甚眾,軍遂敗。」
《魏志周宣傳》:「文帝問宣曰:『吾昨夢見芻狗,其占何也』? 宣答曰:『君家欲失火,當善護之』。」俄遂火起。
《管寧傳》:「文帝即位,徵寧,遂將家屬浮海還郡。」〈注〉寧在 遼東,積三十七年乃歸。寧之歸也,海中遇暴風,船皆 沒,唯寧乘船自若。時夜風晦冥,船人莫知所泊,望見 有火光,趣之得島。島無居人,又無火燼,行人咸異焉。 《齊王芳本紀》:「景初三年二月,西域重譯獻火浣布。詔 大將軍、太尉臨試,以示百寮。」
《搜神記》:「崑崙之墟,地首也,是惟帝之下都。故其外絕 以弱水之深,又環以炎火之山。山上有鳥獸草木,皆 生育滋長于炎火之中,故有火澣布。非此山草木之 皮枲,則其鳥獸之毛也。」漢世西域舊獻此布,中間久 絕。至魏初時,人疑其無有。文帝以為火性酷烈,無含 生之氣,著之《典論》,明其不然之事,絕智者之聽。及明 帝立,詔三公曰:「先帝昔著典論,不朽之格言。其刊石 于廟門之外及太學,與石經並以永示來世。」至是西 域使人獻火浣布袈裟,于是刊滅此論,而天下笑之。 《異苑》:蜀郡臨邛縣有火井,漢室之隆,則炎赫彌熾。暨 桓靈之際,火勢漸微,諸葛亮一瞰而更盛。至景曜元 年,人以燭投即滅。其後蜀並于魏。
《魏志大秦國傳》:「其俗多奇幻,口中出火,自縛自解,跳 十二丸,巧妙絕倫。」
《述征記》:北征有張母墓。舊說張母是王氏妻,王家葬 經有年,後開墓而香火猶燃,其家奉之,稱「清火道。」 《晉書。杜預傳》:「帝密有滅吳之計,唯預、羊祜、張華與帝 意合。及祜卒,拜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太康 元年正月,陳兵于江陵,旬日之間,累剋城邑。又遣牙 門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以襲樂 鄉」,多張旗幟,起「火巴山」,出於要害之地,以奪賊心。吳 都督孫歆震恐,男女降者萬餘口。
《拾遺記》:晉太康元年,有羽山之民,獻火浣布萬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