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讀時令於正寢。」
《禮樂志》:「開元三十年,詔建初、啟運、興寧、永康陵歲四 時八節,所司與陵署具進食。」
天寶二年,始以九月朔薦衣於諸陵,又常以「寒食薦 餳粥、雞毬、雷車,五月五日薦衣、扇。」
《元宗本紀》:「天寶三載正月丙申,改年為載。」
《通鑑》:代宗大曆十二年五月,詔定諸州兵,皆有常數, 其召募給家糧春冬衣者,謂之「官健」;差點土人,春夏 歸農,秋冬追集,給身糧醬菜者,謂之「團結。」
《翰林志》:「興元元年,敕翰林學士凡初遷者,中書門下 召入院試,試畢封進,可者翌日受宣乃定。事下中書 門下,於麟德殿候對,同院賜宴,拜恩訖,候就宴。賜給 畢,備內諸司供膳飲之物,內園官供使令度支,月給 手力資四人,四品以上加一人。每歲內賜春服物三 十疋,暑服物三十疋,綿七屯,寒食節料三十疋,酒、飴、 杏酪、粥屑、肉餤、清明火、二社蒸鐶,端午衣一副,金花 銀器一事,百索一軸,青團鏤竹大扇一柄,角粽三服, 沙蜜、重陽酒、糖粉糕,冬至歲酒、兔、野雞。其餘時果、新 茗、瓜新曆,是為經制。」
《酉陽雜俎》:「焉耆國元日,二月八日婆摩遮,三月野祀。 四月十五日遊林。五月五日彌勒下生。七月七日祀 先祖。九月九日床撒。十月十日王為厭法王出首領 家,首領騎王馬,一日一夜處分王事。十月十四日作 樂,至歲窮。」
《清異錄》:「高太素隱商山,建六逍遙館,晴夏晚雲,中秋 午月,冬日方出,春雪未融,暑簟清風,夜階急雨,六館 各製一銘。」
《丁晉公談錄》:竇侍郎儼善衛數,聽聲音而知興廢之 未兆。同兄儀在翰林為學士,儀常鄙其詭怪。世宗令 陶人應二十四氣,燒瓦二十四片,各題識其節氣,遂 隔簾敲響,令辨之,一無差謬。
宋《央苗訓傳》:訓子守信,判司天監。淳化二年,上言:「正 月一日為一歲之首,每月八日,天帝下巡人世,察善 惡。太歲日為歲星之精,人君之象。三元日,上元天官, 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各主錄人之善惡。又春戊寅、夏 甲午、秋戊申、冬甲子為天赦日,及上慶誕日,皆不可 以斷極刑。」事下有司議行。
《禮志》:「紹興十三年,初築三殿,聖祖居前,宣祖至祖宗 諸帝居中殿,元天大聖后與祖宗諸后居後。上元結 燈樓,寒食設鞦韆,七夕設摩㬋羅簾幕,歲時一易。」 《元史·天文志》:「春秋分晷影,堂為屋二間,脊開東西橫 罅,以斜通日晷。中有臺,隨晷影南高北下,仰置銅半 環,刻天度一百八十,以準地上之半天,斜倚銳首銅 尺,以往來窺運,側望《漏屋》晷影,驗度數,以定春秋二 分。」
冬夏至晷影堂為屋五間,屋下為坎脊,開南北一罅, 以直通日晷。隨罅立壁,附壁懸尺,以往來窺運。直望 漏屋晷影,以定冬夏二至。
《瑯嬛記》:「九為陽數,古人以二十九日為上九,初九日 為中九,十九日為下九,每月下九置酒,為婦女之歡, 名曰陽會。蓋女子陰也,待陽以成,故女子於是夜為 藏鉤諸戲,以待月明,至有忘寐而達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