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0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外大圈,白道也,小圈為太陰之本輪,第一會月之視 行在子平行。小輪心在丁庚丑線在丑:視行大必在前第二會:月之視 行在午,平行在丑。平行大必在前第三會月視行在未。以下原本

三會月行離總圖

三會月行離總圖

小圖說

此即前大圖中之小輪。分圖借《古史》成法,用二小輪。 一為本輪一為次輪「以齊月行」,似為足矣。別有諸家異同之說, 更僕難罄,未能悉舉。

如左圖,以地心丁為心,作午未丑子黃道弧。

《大圖》言「白道」 者,度分相若,互言之。

庚為小輪,心依黃道,自西而東。右旋二十七日有奇而 一周天,此為「交周。」日行十三度一十分有奇,太陰日 平行度也。月體在小輪。即本輪之上,從甲向乙。左旋《二十》。

圖

七日有奇而一周本輪此轉周也日行十三度三分有奇太陰日轉自行度也

小輪亦分三百六十度與周天等說見本篇第五

所謂月體在小輪之上者乃朔朢之時也其外非在此見下文

依上法,列《平行立成表》,取小輪心行度,推某日太陰 在某宮某度分,即丁庚丑線所指黃道度分也。又用 測法或會食時推算,求太陰所躔宮度,得丁乙午、丁 戊甲子等線,定丑丁午丑丁子等角,即兩行之差也。 以為加減之率,如大圖三會食第一,食月在甲,去甲 一百一十度。兩會自行相距之度而至乙乙者,第二會食之月 離度也。

《甲乙》之間,平行多,視行少,則乙在小輪之右。又乙行遲段,故月在小輪之上弧。

圖

推得兩會中積視行平行之差為七度四十二分即黃道上子午也又去乙八十一度二十一分而至丙

乙丙之間視行與平行差少故丙亦在小輪之右又丙行疾段則在小輪之下

推得兩會兩行之差為一

度二十一分,即黃道上午未也。次得丙甲弧,一百六 十八度○三分。

丙甲之間,自行大平行小丙,行疾段在小輪下。

月行丙甲弧兩行之差,為六度二十一分。

以前午子、午未二差相減,得未子較,為此兩行之較。

又如前圖,乙丙、丙甲兩弧并,即平行,少視行多,必在 最庳之兩旁。行疾段故《甲乙》反之。即平。行多。視行少。必在 最高之兩旁。行遲段故次定「己為最高」,從甲、「從乙」、從丙,作 甲丁、乙丁、丙丁各線,甲丁割小輪圈於戊。次作乙丙、 丙戌、戊乙三線,成乙戊丙形,乙戊丁等形。

《乙戊丁形》有乙戊丁角。

甲戊乙角之餘甲戊乙者,甲乙弧之在界乘圈角也。半甲乙弧,得五十五度一十分半,為甲戊乙角。後凡言「乘圈角」 ,即所乘弧折半推算,全圈分一百八十度。

一百二十四度四十九分半。又有戊丁乙角。

其對弧為黃道弧之子午七度四十二分。

圖

即戊乙丁角以滿一百八十度必四十七度二十八分半。依三角形用法,以角求邊之比例。

三角形外作切圈即乙角對戊丁弧其弦為戊丁線丁角對乙戊弧其弦為乙戊線戊角對乙丁弧其弦為乙丁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