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3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五,半露地上,半在地下, 其二端謂之南極、北極。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南極入 地亦三十六度,兩極」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強。繞北 極徑七十二度,常見不隱,謂之「上規」;繞南極七十二 度,常隱不見,謂之「下規。」赤道帶天之紘,去兩極各九 十一度少強。黃道,日之所行也,半在赤道外,半在赤 道內,與赤道東交於角五弱,西交於奎十四少強。其 去赤道外極遠者,去赤道二十四度,斗二十一度是 也;其「入赤道內極者亦二十四度,井二十五度是也。 日南至在斗二十一度,去極百一十五度少強是也。 日最南,去極最遠,故景最長。黃道斗二十一度,出辰 入申,故日亦出辰入申。日晝行地上百四十六度強, 故日短;夜行地下二百一十九度少弱,故夜長。自南 至之後,日去極稍近,故景稍短。日晝行地上度稍多, 故日稍長;夜行地下度稍少,故夜稍短;日所在度稍 北,故日稍北。以至於夏至,日在井二十五度,去極六 十七度少強,是日最北,去極最近,景最短。黃道井二 十五度,出寅入戌,故日亦出寅入戌。日晝行地上二 百一十九度少弱,故日長;夜行地下百四十六度強, 故夜短。自夏至之後,日去極稍遠,故景稍長;日晝行 地上度稍少,故日稍短;夜行地下度稍多,故夜稍長; 日所在度稍南,故日出入稍南,以至於南至而復初 焉。」斗二十一,井二十五,南北相覺四十八度。春分日 在奎,十四少強,秋分日在角,五少弱,此黃赤二道之 交中也。去極俱九十一度少強,南北處斗二十一、井 二十五之中,故景居二至長短之中。奎十四,角五,出 卯入酉,故日亦出卯入酉。日晝行地上,夜行地下,俱 百八十度半強,故日見之漏五十刻,不見之漏五十 刻,謂之晝夜同。夫天之晝夜,以日出入為分;人之晝 夜,以昏明為限。日未出二刻半而明,日已入二刻半 而昏,故損夜五刻以益晝。是以《春秋》分之漏,晝五十 五刻。三光之行,不必有常。術家以算求之,各有同異, 故諸家曆法,參差不齊。《洛書甄曜度》《春秋考異郵》皆 云:「周天一百七萬一千里,一度為二千九百三十二 里七十一步二尺七寸四分四百八十七分分之三 百六十二。」陸績云:「天東西南北徑三十五萬七千里。」 此言周三徑一也。考之徑一不啻周三,率周百四十 二而徑四十五,則天徑三十二萬九千四百一里一 百二十二步二尺二寸一分七十一分分之十。《周禮》: 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鄭眾說:土圭之長,尺 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與土圭等,謂 之地中。今潁川陽城地也。鄭元云:「凡日景於地千里 而差一寸,景尺有五寸者,南戴日下萬五千里也。」以 此推之,日當去其下地八萬里矣。日邪射陽城,則天 徑之半也。天體圓如彈丸,地處天之半,而陽城為中, 則日春秋冬夏,昏明晝夜,去陽城皆等,無盈縮矣。故 知從日邪射陽城,乃天徑之半也。以《句股法》言之,傍 萬五千里,句也;立八萬里,股也。從日邪射陽城,弦也。 以句股求弦法入之,得八萬一千三百九十四里三 十步五尺三寸六分,天徑之半,而地上去天之數也。 倍之,得十六萬二千七百八十八里六十一步四尺 七寸二分,天徑之數也。以周率乘之,徑率約之,得五 十一萬二千六百八十七里六十八步一尺八寸二 分,周天之數也。減《甄曜度考異》郵:五「十五萬七千三 百一十二里有奇,一度凡千四百六里百二十四步 六寸四分,十萬七千五百六十五分分之萬九千三 十九,減舊度千五百二十五里二百五十六步三尺 三寸二十一萬五千一百三十分分之十六萬七百 三十分。黃赤二道相與交錯,其間相去二十四度。以 兩儀推之,二道俱三百六十五度有奇,是以知天體 員如彈丸。」而陸績造渾象,其形如鳥卵,然則黃道應 長於赤道矣。績云:「天東西南北徑三十五萬七千里。」 然則績亦以天形正員也。而渾象為鳥卵,則為自相 違背。古舊渾象,以二分為一度,凡周七尺三寸半分; 張衡更制,以四分為一度,凡周一丈四尺六寸。蕃以 古制局小,星辰稠穊,衡器傷大,難可轉移,更制渾象, 以三分為一度,凡周天一丈九寸五分四分分之三 也。御史中丞何承天論渾象體曰:「詳尋前說,因觀渾 儀,研求其意,有以悟天形正員,而水周其下。言四方 者,東暘谷,日之所出;西至蒙圯,日之所入。《莊子》又云: 『北溟之魚,化而為鳥,將徙於南溟』。斯亦古之遺記,四 方皆水證也。四方皆水,謂之四海。凡五行相生於金, 是故百川發源,皆自山出,由高趣下,歸於注海。日為 陽精,光耀炎熾,一夜入水,所經燋竭,百川歸注,足於 補復。故旱不為減,浸不為益。徑天之數,蕃說近之。」太 中大夫徐爰曰:「渾儀之制,未詳厥始。」王蕃言:「《虞書》稱 『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則」今渾天儀日月五星是也。 鄭元說動運為璣,持正為衡,皆以玉為之,視其行度, 觀受禪是非也。渾儀,羲和氏之舊器,歷代相傳,謂之 璣衡,其所由來,有原統矣。而斯器設在候臺,史官禁 密,學者寡得聞見。穿鑿之徒,不解璣衡之意,見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