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7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昔武王伐紂曰:「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易傳》曰:「婦人專

政國不靜。牝雞雄鳴,主不榮。」夫牝雞但雄鳴,尚有索 家不榮之名,況乃陰陽易體,名「實變改,此誠大異。臣 竊以意推之,頭為元首,人君之象。今雞身已變,未至 於頭,而聖主知之,訪問其故,是將有其事而不遂成 之象也。若應之不精,誠無所及,頭冠或成,即為患災。 敬慎威儀動作之容,斷娶御改,興政之原,則其救也。 夫以匹夫、顏氏之子,有過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 《易》曰:『不遠復,無祗悔,元吉』。」詔問曰:「即祚以來,災眚屢 見,頻歲月蝕地動,風雨不時,疾癘流行,迅風折樹,河 洛盛溢。臣聞陽勝則震,陰勝則蝕,思亂則風,貌失則 雨,視闇則疾癘流行,簡宗廟則水不潤下而河流滿 溢。明君正上下,抑陰尊陽,修五事於聖躬,致精慮於 供御,則其救也。」詔問:星辰錯謬,臣竊見熒惑變色,入 太微西門,太白正晝而見。臣聞熒惑示變,主當精明 其德,而有休慶之色。太白當晝而見,是陰陽爭明,強 國弱,弱國強,皆有失政。又失道而見,是為嬴長,侯王 不榮。熒惑主禮,太白主兵,謹禮事,治兵政,審察中外 之言,申明守禦之令,以杜漸防萌,則其救也。昔宋景 公小國諸侯,三有德言,而熒惑為之退舍。詔問:「蝗蟲 冬出。臣聞《易傳》曰:『大作不時,天降災,厥咎蝗蟲來』。」《河 圖祕徵篇》曰:「帝貪則政暴,吏酷則誅深,而蝗蟲出。息 不急之作,省役賊之費,進清仁,黜貪虐,介損求安,屈 省別藏,以贍國用。則其救也。《易》曰:『得臣無家』。言有天 下者,何私家之有?」詔問平城門及武庫屋各損壞。臣 愚以為,平城門向陽之門,郊祀法駕所從出,門之尊 者也。武庫,禁兵所藏,國家之本兵也。變此二處,異於 凡屋。《易傳》曰:「小人在位,上下咸悖,其妖城門內崩。」《潛 潭巴》曰:「出宮瓦自隳,諸侯強凌主。」《易傳》曰:「一柱泥,故 法棄其咎。」宮室傾圮,小人在顯位者黜之,以尊上整 下,去暴悖之愆,抑諸侯強凌主之漸,率由舊章,以變 柱泥棄法之咎,則其救也。《洪範傳》曰:「六沴作見,若時 共禦。帝用不羞,神則不怒,五福乃降,用彰於下。」詔問, 朝廷焦心,聞災恐懼,每訪群公卿士,皆各括囊迷國, 莫肯建忠規闕。以邕博學深奧,退食在公,故特密問。 宜披演所懷,指陳政要,所先後勿有依違顧忌,以經 術分別,皂囊封上,勿漏所聞。臣邕伏惟陛下聖德允 明,深悼變異,德音懇誠,褒臣博學深奧,特垂訪及,非 臣螻蟻愚怯所能堪副,亦臣輸寫肝膽出命之秋,豈 可顧患避害,復使陛下不聞至戒哉?臣邕頓首死罪。 伏思諸異各應,皆亡國之怪也。天於大漢,殷勤不已, 故屢出妖變,以當責讓,因以感覺,則危可為安,凶可 作吉。假使大運已移,豈有譴告哉?《春秋》魯定哀公之 時,周德巳絕,故數十年無有日蝕,此人為天所棄故 也。至於今者,災眚之發,不於他所,遠則門垣,近在署 寺,欲使陛下豁然大悟,可謂至切矣。陛下幸問,臣敢 不盡情以對。蜺墮雞化,皆婦人干政之所致也。即祚 以來,宮中無他逸寵,而乳母趙嬈,貴重赫赫,生則貲 富侔於帑「藏,死則丘墓踰越園陵。兩子受封,兄弟典 郡。續以永樂門史霍玉,依阻城社,大為奸禍,盜寵竊 權,藏晦惑之罪,事必積浸,然後成形,虹蜺集庭,雌雞 變化」,豈不謂是。今者道路紛紛,復云有程大人者,察 其風聲,將為國患。宜高其隄防,明其禁令,深惟趙霍, 以為至戒。今聖意勤勤,思明邪正。而聞太尉張「顥,為 玉所進,暗昧已成,非外臣所能審處。如誠有之,近者 不治,無以正遠傾邪,在官當有所懲。光祿勳偉璋,所 在尤貪濁,九列之中,豈宜有此牧守?數十選代,既不 盡由本朝,反有異輩,無以示四方。聖意勤勤,欲清流 蕩濁,扶正黜邪,不得但以州郡無課而已。長水校尉 趙玹,屯騎校尉蓋升,其貴已足」,其富已優,當以見災 之故,為陛下先,群臣引退,以解《易傳》所載小人在位 之咎。伏見廷尉郭禧,敦重純厚,國之老成;光祿大夫 橋元,聰達方直,有山甫之姿;故太尉劉寵,忠實守固, 悃愊剛正,並宜為謀主,數見訪問。夫宰相大臣,君之 四體,委任責成,優劣已分。《春秋》之義,以貴治賤,遠間 親小加大,引在六逆,陛階增則堂高,輔位重則上尊, 不宜聽納小吏,雕琢大臣也。又尚方工技之作,《洪都》 篇賦之文,宜且消息,以示憂懼。《詩》云:「畏天之怒,不敢 戲豫。」天戒誠不可戲也。宰府孝廉,士之高選,但當察 其真偽,以加黜陟。近者每以辟召不慎,切責三公,乃 並以書疏小文,一介之技,超取選舉,開請托之門,違 「明王之典,眾心不厭,莫之敢言。」臣願陛下聽納忠言, 忍而絕之,側身踊躍,思惟萬幾,以答天望,以導嘉應。 聖朝既自約厲,以身率人,左右近臣,亦宜戮力從化, 人自抑損,天道虧滿,鬼神福謙,久高不危,常滿不溢, 群公之福,諸侯凌主之戒,不可不察也。臣邕愚戇,感 激忘身,敢觸忌諱,手書具對。夫君臣「不密,上有漏言 之戒,下有失身之禍,臣安敢漏所問。願寢臣表,無使 盡忠之吏受怨姦仇。」按蔡中郎本集例序後漢書本傳之後今因本傳文義緊承章

奏後故先本集

按《蔡邕傳》章奏,帝覽而歎息,因起更衣,曹節於後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