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0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為梁武帝。戊辰而少主殂。三月,金水合於須女。女,齊 分。金水合為兵誅。

自二年至三年,月六掩犯斗魁,七月,火犯斗,皆吳分也。時江南比歲大饉,又連兵北鄙,負敗相跡。又二年七月,暈婁,內青外黃,轢、昴、畢、天船、大陵、卷舌、奎船。為徐、魯。又赦祥也。且曰:「多死喪。」三月,青、齊、徐、兗饑,死萬餘人。七月,大赦。三年八月,月暈外青內黃,轢、昴、畢、婁、胃、五車。占曰:「貴人多死。」十二月,月犯昴、環月,太傅、平陽王丕薨,後年正月,大赦。

又按《後志》:八月丙戌,有大流星起天中,北流大如二 《斗器。占》曰:「有天子之使,出自中京,以臨北方。」

景明四年正月,月暈胃、昴、參、五車。二月,月掩太白;三 月,又掩之,月暈軒轅、太微西垣、帝座。四月,月掩心。五 月,月在斗蝕。六月,月犯昴,又掩太白。七月,月犯房,月 暈昴、畢、觜、參、井、五車,再暈軒轅、太微、太白犯軒轅。九 月,大流星起五車。十二月,月暈昴、畢、婁、胃,又暈太微、 帝座、軒轅,又暈房、心、亢、氐。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天象前志》:四年正月庚 申,月暈胃、昴、參、五車。二月辛亥,月掩太白。三月辛酉, 月暈軒轅太微西垣帝座。四月丙申,月掩心大星。五 月丁卯,月在斗,從地下蝕,出十五分,蝕十二。占曰:「饑。」 正始四年八月,敦煌民饑,開倉賑恤。六月癸卯,月犯 昴。《占》曰:「有白衣之會。」永平元年三月,皇子昌薨。丁未, 月掩太白。七月戊午,月犯房大星。壬申,月暈昴、畢、觜、 參、東井、五車五星。占曰:「旱,有大赦。」正始元年正月丙 寅,大赦改年。六月,詔以旱徹樂減膳。十二月丁亥,月 暈昴、畢、婁、胃。己未,月暈太微帝座、軒轅。庚子,月暈房、 心、亢、氐。占曰:「有軍大戰。」正始元年,荊州刺史楊大眼 大破群蠻樊秀安等。 又按《後志》,九月壬戌,有大流 星起五車,東北流。占曰:「有兵將首於東北。」是歲二月 辛亥,三月丁未,月再掩太白,皆大戰之象也。庚辰,揚 州諸將大破梁師於陰陵。十一月,左僕射源懷以便 宜安撫北邊。明年二月,又大破梁師於邵陵。九月,蠕 蠕犯邊,復詔源懷擊之。

是歲七月,月暈昴、畢、觜、參、井、五車。占曰「旱,大赦。」又再暈軒轅、太微。明年正月,月暈五車、東井、兩河、鬼、填星。是月,大赦,改元。六月,以亢陽,詔徹樂減膳。按七月太白犯軒轅占見正始二年

正始元年正月月暈胃昴畢五車又暈婁胃昴畢又暈五車井南北河鬼填流星如斗入紫宮二月月暈昴畢參五車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天象前志》:「正始元年正 月乙卯,月暈胃、昴、畢、五車二星。丁巳,月暈婁、胃、昴、畢。 戊戌,月暈五車三星,東井、南河、北河、輿鬼、填星。二月 甲申,月暈昴、畢、參左肩、五車。」 又按《後志》:正月戊辰, 流星如斗,起相星,入紫宮,抵北極而滅。夫紫宮,后妃 之內政,而由輔相干之,其道悖矣。且占曰:「其象著大, 有非」常之變。按正月月暈胃昴畢五車又暈五車東井兩河鬼填星二月又暈昴畢觜參占

見正始三年

正始二年六月,流星起織女,抵營室,木犯昴。九月,月 在昴蝕。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天象前志》:二年九月癸 未,月在昴,十五分蝕十。占曰:「饑。」四年九月,司州民饑, 開倉賑恤。 按《後志》:六月癸丑,有流星如五斗器,起 織女,抵室而滅。占曰:「王后憂之,有女子白衣之會,往 反營室,釁歸後庭焉。」

先是景明四年七月。太白犯軒轅大星。至二年六月。木犯昴。占曰:「人君有白衣之會。」《同上》。

正始三年正月。月暈太微帝座。大流星起天市。入北 極。三月月在氐蝕盡。六月太白晝見。十月月犯太白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天象前志》。三年正月辛 巳。月暈太微帝座。軒轅左角賁。星。三月庚辰,月在 氐,蝕盡。十月甲寅,月犯太白。 又按《後志》:正月己亥, 有大流星起天市垣,西貫紫蕃,入北極市垣之西。又 公卿外朝之理也。占曰:「以臣犯主,天下大凶。」明年,高 肇欲其家擅寵,乃鴆殺于后及皇子昌,而立高嬪為 后。六月丙辰,太白晝見。占曰:「陰國之兵強。」八月,梁師 寇邊,攻陷城邑。秋九月,安東將軍邢巒大破之宿豫, 斬將三十餘人,捕虜數萬。十月甲寅,月犯太白,又大 戰之象。明年,中山王英敗績於淮南,士卒死者十八 九。

又元年正月,月暈胃、昴、畢、五車;戊午,又暈五車、東井、兩河鬼、填星。二月甲申,又暈昴、畢、觜、參。三年正月,月暈太微、軒轅。皆為兵赦。是月,皇太子生,大赦天下。

正始四年秋七月,有星孛於東北。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天象後志》:四年七月己 卯,有星孛於東北。占曰:「是謂天讒,大臣貴人有戮死 者。」凡孛出東方,必以晨乘日而見,亂氣蔽君明之象 也。昔魯哀公十三年十一月有星孛於東方,明年春 秋之事終,是謂諸夏微弱,蠻夷遞霸,田氏專齊,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