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0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微者十有二,入羽林者八。熒惑三入東井,再入羽林, 三入壘壁。月、太白、歲星皆入南斗魁中。

按:《舊唐書天文志》:「三月,幸臣元載誅,王縉黜。七月己 巳,宰相楊綰卒。是歲春夏旱,八月,大雨。河南大水,平 地深五尺。吐蕃入寇,至坊州。」

大曆十四年春,歲星入東井。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云云。

按:《舊唐書天文志》:「十四年五月十一日,代宗崩,德宗 即位。明年改元建中。至四年十月,朱泚亂,車駕幸奉 天。」

德宗建中元年月食歲星歲星食天尸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建中元年十一 月,月食歲星,在秦分。占曰:「其國亡。」是月,歲星食天尸。 天尸,輿鬼中星。占曰:「有妖言,小人在位,君王失樞,死 者大半。」

建中二年六月。熒惑太白𩰚于東井 按《唐書德宗本紀》云云。

建中三年七月,月掩心中星。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云云。

建中四年六月,熒惑、太白𩰚于東井。八月星隕 按《唐書德宗本紀》,四年八月庚申。有星隕于京師。 按《天文志》:「六月熒惑、太白復𩰚于東井。京師分也。金 火罰星。𩰚者戰象也。」八月庚申,有星隕于京師。

興元元年春熒惑守歲星在角亢六月星隕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興元元年春,熒 惑守歲星,在角亢。占曰:「有反臣。角、亢,鄭也。」六月戊午, 星或什或伍而隕。

貞元三年太白晝見枉矢墜于虛危

按《唐書德宗本紀》:「貞元三年閏五月戊寅,太白晝見。」

按《天文志》:「閏五月戊寅,枉矢墜于虛危。」

貞元四年五月,月犯歲星在室。木、火、土聚于室。六月, 熒惑入羽林。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四年五月丁卯, 月犯歲星,在營室。六月癸卯,熒惑逆行入羽林。占曰: 「軍有憂。」 又《按志》:五月乙亥,歲星、熒惑、鎮星聚于營 室。占曰:「其國亡。」地在衛分。

貞元六年閏三月,金水合于井,熒惑犯填。五月,月掩 太白。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六年閏三月庚 申,太白、辰星合于東井。占為兵憂。戊寅,熒惑犯填星, 在奎,魯分也。五月戊辰,月掩太白,占曰:「大將死。」 貞元十年四月,太白晝見。

按:《唐書德宗本紀》云云。

貞元十一年,火金犯太微。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十一年七月。「熒 惑、太白相繼犯太微上將。」

貞元十三年二月戊辰,太白入昴。三月庚寅,月犯太 白。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云云。

貞元十四年閏五月,有星隕于西北。

按《唐書德宗本紀》云云。 按《天文志》。「閏五月辛亥。有 星墜于東北。光燭如晝。聲如雷。」

貞元十九年,熒惑入南斗。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十九年三月,熒 惑入南斗。色如血。斗,吳越分。色如血者旱祥也。 貞元二十一年,太白犯昴。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二十一年正月 己酉,太白犯昴。趙分也。」

順宗永貞元年月犯畢歲犯太微

按《唐書順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永貞元年十二 月丙午,月犯畢。己酉,歲星犯太微西垣,將軍位也。」

憲宗元和元年十月太白入南斗十二月復犯之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元和元年十月, 太白入南斗。十二月復犯之。斗、吳分也。

元和二年正月,月犯太白。二月,掩歲星。四月,太白犯 井,月犯房。十二月,流星亙天。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二年正月癸丑, 月犯太白于女虛。二月壬申,月掩歲星,占曰:「大臣死。」 四月丙子,太白犯東井北轅。己卯,月犯房上相。十二 月己巳,西北有流星亙天,尾散如珠,占曰:「有貴使。」 元和三年,填蝕月在氐。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三年三月乙未, 填星蝕月,在氐。占曰:「其地主死。」

元和四年八月。流星聲如雷鼓。九月。太白犯南斗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四年八月丁丑。 西北有大星。東南流。聲如雷鼓。九月癸亥。太白犯南 斗。

元和六年三月戊戌,有星隕于鄆州。

按《唐書憲宗本紀》云云。 按《天文志》:「三月戊戌,日晡, 天陰寒,有流星大如一斛器,墜于兗、鄆間,聲震數百 里,野雉皆雊。所墜之上有赤氣如立蛇,長丈餘,至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