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0 (1700-1725).djvu/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乃滅。時占者以為日在戌,魯分也。不及十年,其野主 殺而地分。」

元和七年正月辛未,月掩熒惑。五月癸亥,熒惑犯右 執法。六月己亥,月犯南斗魁。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云云。

元和八年七月癸酉,月犯五諸侯。十月己丑,熒惑犯 太微西上將。十二月,掩左執法。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云云。

元和九年正月有大星自下升。光燭地。二月月犯心。 四月大流星滅攝提西。七月月掩心。掩軒轅。太白入 斗。十月晝見。熒惑犯南斗。犯填。與太白合于女 按《唐書憲宗本紀》。九年十月太白晝見。 按《天文志》。 「正月有大星如半席。自下而升。有光燭地。群小星隨 之。」四月辛巳。有大星尾跡長五丈餘。光燭地。至右攝 提西滅。 又按《志》,二月丁酉,月犯心中星,七月辛亥 掩心中星。《占》曰:「其宿地凶。」心,豫州分。壬辰,月掩軒轅。 是月太白入南斗,至十月出乃晝見。熒惑入南斗中, 因留犯之。南斗,天廟,又丞相位也。十月辛未,熒惑犯 填星,又與太白合于女,在齊分。

元和十年三月,長星出太微。六月,木火金水合于井。 八月,月入斗。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十年三月有長 星于太微,尾至軒轅。八月丙午,月入南斗魁中。 又 按志,六月辛未,歲星、熒惑、太白、辰星合于東井。占曰: 「中外相連以兵。」

元和十一年二月,月掩心,熒惑入氐。三月,月犯填于 女。四月,太白犯鬼。五月,木水合于井。六月,復合于井, 月掩心,熒惑入氐。十一月,月犯歲星,土火合于虛、危。 十二月,土金水聚于危,月犯填星在危。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十一年二月丙 辰,月掩心,是月熒惑入氐,因逆行。三月己丑,月犯填 星,在女。齊分也。四月丙辰,太白犯輿鬼。占曰:「有僇臣。」 六月甲辰,月掩心後星,是月熒惑復入氐,是謂句己。 十一月戊寅,月犯歲星,十二月甲午,犯填星,在危。亦 齊分也。 又按志:五月丁卯,歲星、辰星合于東井,六 月己未,復合于東井。《占》曰:「為變謀而更事。」十一月戊 子,填星、熒惑合于虛、危。十二月,填星、太白、辰星聚于 危。皆齊分也。

元和十二年正月,彗見于畢。三月,月犯心。九月,大流 星西墜。

按《唐書憲宗本紀》:「十二年正月戊子,有彗星出于畢。」

按《天文志》:「正月戊子,有彗星于畢;三月丁丑,月犯。」

心。九月己亥甲夜,有流星起中天,首如甕,尾如二百 斛船,長十餘丈,聲如群鴨飛,明若火炬,過月下西流, 須臾,有聲《礱礱》墜地,有大聲如壞屋者三,在陳、蔡間。 元和十三年正月,歲星犯太微。三月,熒惑入南斗。七 月,在南斗中,色赤。八月,太白犯左執法,熒惑犯哭星。 十月,月犯昴。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十三年正月乙 未,歲星逆行,犯太微西上將。三月,熒惑入南斗,因逆 留至于七月,在南斗中,大如五升器,色赤而怒,乃東 行,非常也。八月甲戌,太白犯左執法。乙巳,熒惑犯哭 星。十月甲子,月犯。昴、趙分也。」

元和十四年正月,月犯南斗魁。五月,流星出北斗。月 犯心;七月,又掩心。八月,木金、水聚於軫。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十四年正月癸 卯,月犯南斗魁。占曰:「相凶。」五月丙戌,月犯心中星,七 月乙酉,掩心中星。 又按志:五月己亥,有大流星出 北斗魁,長二丈餘,南抵軒轅而滅。占曰:「有赦。」赦視星 之大小。 又按志:八月丁丑,歲星、太白、辰星聚于軫。 占曰:「兵喪。」在楚分與南方夷貊之國。

元和十五年正月,月犯心。三月,土金合于奎。四月,太 白犯昴。七月,熒惑入羽林,流星出鉤陳。八月,月掩牛。 十一月,月犯井。十二月,火、土合于奎。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十五年正月丙 申,月復犯心中星。四月,太白犯昴。七月庚申,熒惑逆 行入羽林。八月己卯,月掩牽牛。吳、越分也。十一月壬 子,月犯東井北轅。 又按志:三月,鎮星、太白合于奎。 占曰:「內兵。」徐州分也。十二月,熒惑、鎮星合于奎。占曰: 「主憂。」 又按志:七月癸亥,有大星出鉤陳,南流至婁 滅。

穆宗長慶元年正月月掩井鉞犯井有星孛于翼二月孛于太微太白犯昴月犯歲在尾三月太白犯五車晝見四月星墜六月彗見于昴流星出狼星北七

月,流星出參。月掩房。八月,流星出東北方。九月,太白 犯左執法。

按《唐書穆宗本紀》,長慶元年正月己未,有星孛于翼。 三月庚戌,太白晝見。六月,有彗星出于昴。 按《天文 志》:正月丙午,月掩東井鉞,遂犯南轅第一星。二月乙 亥,太白犯昴。趙分也。丁亥,月犯歲星,在尾。占曰:「大臣 死。」燕分也。三月庚戌,太白犯五車,因晝見至于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