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0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

 第四十六卷目錄

 星變部彙考二十

  宋一太祖建隆三則 乾德六則 開寶九則 太宗太平興國七則 雍熙四則 端

  拱二則 淳化五則 至道三則 真宗咸平六則 景德四則 大中祥符九則 天禧五

  則 乾興一則

庶徵典第四十六卷

=星變部彙考二十{{{1}}}

宋一

太祖建隆元年星變

按《宋史太祖本紀》,「建隆元年六月癸酉,有星赤色,出 心。甲申,有星赤色,出太微垣,歷上相。」 按《天文志》:「十 月癸酉,熒惑犯進賢。」「十一月乙卯,熒惑犯氐。」 又按 志:「正月甲子,太白犯熒惑於婁。十月壬申,又相犯於 軫。」 又按志:「正月戊午,有星出東北方,青赤色,北行, 初小後大,尾跡斷續,光燭地。四月有星出天市垣。六 月癸酉」,有大星赤色,出心大星。甲申,有星赤色,出太 微垣,歷上相。乙未,有大星色赤,流虛東北。九月癸亥, 有星出昴。甲子,有星如缶,出卯,光明燭地。十二月戊 辰,有星青赤色,出參旗西南,慢行而沒,蒼光燭地。 建隆二年星變。

按《宋史太祖本紀》。二年五月乙丑,天狗墮西南。 按 《天文志》:十一月癸未,月犯歲星。 又按志:四月乙巳, 歲星犯左執法。五月己丑,犯東井。十月乙巳,犯亢。 又按志:八月戊申,熒惑犯哭星。九月乙酉,犯壁壘陣。

又按志。「九月丁丑。太白犯南斗 。」 又按志。十二月。

己酉,客星出天巿垣宗人星東,微有芒彗。 又按《志》, 「五月己丑,天狗墮西南。」按本紀作乙丑互異

建隆三年,星變。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三年二月乙巳, 月犯歲星。」 又按志:「四月壬辰,月犯輿鬼。庚子,犯氐。 五月甲子,犯左執法。六月丙申,犯房第一星。十二月 庚戌,入南斗魁。」 又按志:「十月甲辰,熒惑犯氐。十二 月庚戌,入天籥。」 又按志:「十一月壬申,歲星與熒惑 合於房。」 又按志:「十一月甲戌,熒惑犯歲星於房。」 又按志:「正月辛未。客星西南行入氐宿。二月癸丑至 七月沒。」 又按《志》。「六月丁酉。有星出天市。入南斗魁。」

乾德元年星變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乾德元年二月 丙午,有星如桃,色赤,出弧矢東南沒,有光明。」

乾德二年,星變。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二年二月乙丑, 有星黃白色,出太微五帝南,速行至外廚沒,其體散 落,光燭地。」

乾德三年,星變。

按《宋史太祖本紀》,「三年八月辛酉,壽星見。」 按《天文 志》:「九月乙亥,熒惑犯司怪。」 又按志:「八月庚申,太白 犯太微上相。」 又按志:「八月辛酉,老人星見。」 又按 志:「六月丁巳,有星如桃,色黃赤,出北斗魁,經太微垣 北,過角宿西,漸大,行五尺餘沒,尾跡凝天有光明。十 二月丁巳,有星出天河,青白色,南行至天倉沒。初小 後大,光燭」地。

乾德四年,星變。

按《宋史太祖本紀》。「四年五月辛卯。熒惑犯軒轅。六月 甲午,月犯心前星。」 按《天文志》。「二月癸卯,月犯五車。」

又《按志》。「四月壬子,熒惑入輿鬼,犯積尸。五月辛卯。」

犯軒轅。 又按志。六月辛丑,太白犯右執法。 又按 志。「六月甲辰,太白犯熒惑於張。」 又按志。「六月己亥, 太白與熒惑合於張。」 又按志。八月乙卯,老人星見。

又《按志》:「正月乙未,有星出天社,青白色,速行,尾跡。」

三丈餘,初小後大,沒有光明。四月甲寅,有星出天乳, 青赤色,東南行,貫房沒,光燭地。閏八月己丑,有星出 天船,青白色,西南速行,沒於文昌。

乾德五年,星變。

按《宋史太祖本紀》,「五年三月五星聚奎。」 按《天文志》: 「正月壬子,月犯南斗魁。七月下未,犯昴。十月己巳,掩 昴。」 又按志:「九月戊申,熒惑犯輿鬼。十二月戊辰,犯 五諸侯。」 又按志:「八月辛酉,太白犯右執法。」 又按 志:「三月,五星如連珠,聚於奎婁之次。」

按《鐵圍山叢談》:「太祖皇帝應天順人,肇有四海,受禪 行八年矣,當乾德之五祀,而五星聚奎,明大異常,奎 下當曲阜之墟也。時太宗適為兗海節度使,則是太 宗再受命之祥。此所以國家傳祚聖系,皆自太宗。應 符既同乎漢祖,而卜年宜過於周曆矣。」

乾德六年,星變。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六年正月戊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