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冀寧路忻州西北。有赤氣蔽空如血。逾時方散。八
月壬午。棣州夜半有赤氣亙天。起西北。至於東北。癸 未。彰德西北夜有紅氣亙天。至明方息。」乙酉。大同路 北方夜有赤氣蔽天,直過天庭,自東而西,移時方散, 如是者三。十月,癸巳,昧爽,絳州有紅氣見於北方如 火。
至正二十二年,白氣掃太微。
按《元史順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二十二年。「京師 有白氣如小索。起危宿。掃太微。」
至正二十三年,有赤氣頻見。
按《元史順帝本紀》。「至正二十三年八月丙辰。沂州有 赤氣亙天。中有白色如蛇形。徐徐西行。至夜分乃滅。」 十月丙申朔青齊一方。赤氣千里 按《五行志》。「二十 三年三月壬戌。大同路夜有赤氣亙天。中侵北斗。六 月丁巳。絳州日暮。有紅光見於北方。如火。中有黑氣 相雜。又有白虹二。直衝北斗。逾時方散。庚戌。晉寧路 北」方日暮天赤,中有白氣如虹者三,一貫北斗,一貫 北極,一貫天潢,至夜分方滅。八月丙辰,忻州東北夜 有赤氣亙天,中有白色如蛇形,徐徐而行,逾時方散。 十月丙申朔,大名路向青齊一方有赤氣,照耀千里。 至正二十四年六月,白氣蔽空。九月,紅光起西北。 按《元史順宗本紀》,「二十四年六月癸卯,三」星晝見,白 氣橫突其中。丁未,大星隕,照夜如晝。及旦,黑氣晦暗 如夜。九月癸酉夜,天西北有紅光,至東而散。 按《五 行志》:「二十四年六月,保德州三星晝見,白氣橫突其 中。」九月,冀寧西北方夜天紅,半壁有頃,從東而散。 至正二十六年,有氣橫貫東南。
按《元史順帝本紀》。「至正二十六年三月丁亥。有氣橫 貫東南。良久始滅」 按《五行志》。「二十六年三月。白虹 五道亙天。其弟三道貫日。又氣橫貫東南。良久乃滅。」 至正二十七年。有白氣亙天。
按《元史順帝本紀》。至正二十七年五月丙子朔。白氣 二道亙天。 按《五行志》。二十七年五月。大名路有白 氣二道。
至正二十八年,赤氣滿天。
按《元史順帝本紀》:「二十八年秋七月癸酉,京城紅氣 滿空如火照人,自旦至辰方息。乙亥,京城黑氣起,百 步內不見人,從寅至巳方息。」
明
太祖洪武八年有青氣
按《大政紀》,洪武八年四月甲寅,欽天監奏曰:「上有青 氣在趙分恆山之北。」
洪武十五年,「五色雲見。」
按《雲南通志》:「洪武十五年,五色雲見於永昌太保山, 經宿不散。」
洪武十八年,「五色雲見。」
按《明寶訓》:洪武十八年四月乙未,五色雲再見,禮部 請率百官表賀。太祖諭之曰:「天下康寧,人無災害,祥 瑞之應,固和氣所召。昔舜有《卿雲》之歌,在當時有元 愷岳牧之賢,相與共洽雍熙之治。朕德不逮,治化未 臻,豈可遽以是受賀?前代帝王喜言祥瑞,臣下從而 和之,往往不知省懼,以至災異之來,不復能弭。蓋誇」 侈之心生。則戒懼之志怠。故鮮克終可以為戒。 洪武二十一年、五色祥雲見。
按《大政紀》:二十一年五月乙酉,五色祥雲見。贊善劉 三吾進曰:「雲物之祥,徵乎治世。舜之時興於詩歌,宋 之時以為賢人之符,此實聖德所致,國家之美慶也。」 上曰:「古人有言:『天降災祥在德』。誠使吾德靡悔,災亦 可弭。苟爽其德,雖祥無福。要之國家之慶,不專於此 也。」
成祖永樂八年五色雲見日下
按《名山藏》:「永樂八年二月庚戌,車駕度居庸關,次永 安甸,晚雨雪,已霽,日下有五色雲見。」
永樂十五年,「五色雲見。」
按《大政紀》:「永樂十五年十一月己未,五色慶雲呈彩, 行在禮部尚書呂震率群臣上表稱賀,不許。督工泰 寧侯陳珪等奏,二處俱現五色瑞光,慶雲瑞靄,絪縕 流通,爛徹霄漢。庚申,金水河冰凝,異瑞暸具諸象。至 己巳,卿雲呈彩,五色輪囷,變化卷舒,彌滿殿間。卿雲 內又出五色瑞光,團圓如日,正當御坐。已而西度宮」 苑,映上所御殿庭,終日不收官軍人等,眾目共睹。 永樂十七年,「卿雲」見
按《名山藏》:十七年九月丙辰,卿雲見,群臣稱賀,不許, 敕曰:「帝舜之世,有《百工》八百之歌,四時未經,萬姓未 誠,朕正當與卿等憂勤惕厲,以答上眷。」十二月癸未, 卿雲見。
永樂二十年,「紫雲屯。」
按《名山藏》,「二十年六月丙申,次祥雲屯。方駐蹕,有紫 雲如葢見營南,因賜『屯』」名。
仁宗洪熙元年三月癸酉五色雲見
按:《大政紀》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