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4 (1700-1725).djvu/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不遑寧處,下修政之令,出罪己之言,綸音朝發,甘雨 「夕施,天人交感,信不可誣。」然臣因此方且為陛下憂, 而未敢為陛下賀也。何者?天之於君,猶父之於子。子 有過,父怒之。為之子者,憂愁鬱抑,痛自悔尤,亦既稍 釋其父之怒矣。然猶未能改過遷善,立身行道,以大 得其父之懽心,以成大孝於天下。而恃父之愛,遽肆 然於家庭之間。為之廝養者,食其主之食,衣其主之 衣,聽其主之使令,略不思勸其主以為長久計。視其 主之憂不憂,樂不樂,若秦人視越人之肥瘠也。長此 不已,日復一日,則父之所以愛之者,又將轉而為怒 矣。夫天,天下之大父也;陛下,天之宗子也;中外小大 之臣,陛下之廝養也。今陛下方釋天之怒,而中外小 大之臣又不能建萬「世之長策。此臣所以寢不安席, 食不甘味,為陛下長太息而不能自已也。臣筮仕未 久,識練未深,不敢冒舉,以稽聖聽,請獨以今日之急 務為陛下陳之,惟陛下虛心留聽焉。」一曰任宰相以 亮天工。臣聞體元者人君之職;調元者宰相之事。宰 相之不可不任,不待智者後知也。陛下於宰相,有闕 必備,「有事必咨,有殊恩異數必加,亦云任矣。然或改 革一政,進退一人,處分一軍國重事,往往出自內批, 名為陛下之獨斷,其實一二小人者挈其柄,是既任 之而又疑之也。夫任則不疑,疑則不任,陛下任之而 又疑之者,豈不欲推誠以待物哉?」臣竊意其進身之 初,多出於私門,不由於正路,既有以致陛「下之厭薄 矣。至於議事之時,又容容唯唯若不能然,伈伈俔俔 若不敢然,甘於模稜,恬於伴食,反不如一二小人者, 明白果決,足以了事。此陛下所以一任之、一疑之也。」 臣竊以為過矣。宋之英主,無出仁宗。夏竦懷奸挾詐, 孤負任使,則罷黜之;呂夷簡,痛改前非,力圖後效,則 包容之;杜衍、韓琦、范仲淹、「富弼,抱才氣有重望,則不 次擢之。而慶曆、嘉祐之治,號為太平,未聞一任一疑, 可以成天下之事也。臣願陛下盡體元之職,重調元 之任。孰為夏竦,吾黜之;孰為呂夷簡,吾容之;孰為杜 衍、韓琦、范仲淹、富弼,吾擢之。凡宮中府中之事,無一 不屬其統領。退朝之後,召致便殿,或賜坐,或賜茶,或 給筆札,使」條陳治國平天下之道,不使一二小人者 得以參錯其間,則天工於是乎亮矣。二曰選諫官以 開天聽。臣聞天下之事,惟宰相得以行之,惟諫官得 以言之。諫官雖卑,與宰相等,苟非其人,曷足以稱厥 職哉?宋神宗將定官制,謂蒲宗孟曰:「御史大夫非司 馬光不可。」古人慎重諫官有如此者。今之諫官,以軀 體魁梧為美,以應對捷給為賢,以簿書刑獄為職業, 群居終日,跡若鷽。間有以忠義激之者,則曰:「吾舌 非不能言,吾心非不欲言,吾官非不可言,但言出而 禍咎隨之,其誰吾聽?」鳴呼!既不盡言以稱其職,而復 引咎以歸於君,有人心者何忍為此,而陛下亦安用 之。臣願陛下罷黜浮沈之輩,廣求風節之臣,或令對 仗彈阿,或令入閣參議,或請對,或輪對,或非時召對, 接之以溫顏,款之「以厚語,使得展底蘊,無少顧忌。言 有可採,則次第施行;如不可採,亦曲加優容而不之 罪,則天聽於是乎開矣。」三曰收人望以協天心。臣聞 汲黯在朝,淮南寢謀,正人君子之有益於人國也大 矣。夫以陛下之聰明,豈不知天下事必得正人君子 而後可任哉?其所以不樂於正人君子而反屈折之 者,「非有他也。特以其所言所行,利於公室而不利於 私家,故小人巧為讒間以中傷之耳。」如以臣所知者 言之,如兵部尚書王恕,元勳碩德,撐柱天地,顧削其 爵而投之於桑梓之墟;監察御史強珍,忠肝義膽,貫 鑄金石,顧禠其權而置之於田野之間。他如章懋之 直亮,林俊之剛方,張吉之純雅,或落之於空山,或疏 之於部署,或竄之於蠻煙瘴雨之鄉,使其向日之誠, 技癢於中而不得以遂,此豈天所以生賢之本心哉? 臣願陛下館王恕之蒲輪,駕強珍之驄馬,將林俊等 分居要近之地,使各盡其平生,以圖來效,則天心於 是乎協矣。四曰復祖憲以正天綱。臣聞范祖禹有言: 「自古國家之敗,未有不繇輕變祖宗之舊也。創業之 君,其得之也難,故其防患也深;其慮之也遠,故其立 法也密。」後世雖有聰明才智之君,獨出群臣之表,然 終不若祖宗更事之多也。我太祖高皇帝監前古之 跡,識禍亂之原,凡寺人之徒,惟給事掃除之役,不與 一毫之政。神謀雄斷,誠萬世聖子神孫不易之法也。 頃年以來,舊章日壞,邪徑日開,人主大權盡出此曹 之手。內倚之為相,外倚之為將,十三布政司倚之為 鎮撫,伶人賤工倚之以作奇技淫巧,法王佛子倚之 以出入宮禁,鎮國、永昌等倚之以結怨於軍民,其他 耳目之所不加,思慮之所不及,不可勝言者。歐陽修 曰:「宦官之禍,甚於女寵,可不念哉!可不畏哉!臣願陛 下以宰相為股肱,以諫官為耳目,以正人君子為腹 心,然後深思極慮,定宗社生靈長久之計,則天綱於 是乎正矣。臣前所陳四事,皆今日最急之務而不可 少緩者,然深究其本,則在陛下之明理何如耳。」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