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4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明道元年大內火

按《宋史仁宗本紀》,「明道元年八月壬戌,大內火,延八 殿。癸亥,移御延福宮。乙丑,詔群臣直言闕失。丁卯,大 赦。九月丙申,皇太后出金銀器易左藏緡錢二十萬 以助修內。」 按《五行志》,明道元年八月「壬戌,修文德 殿成。是夜,禁中火,延燔崇德、長春、滋福、會慶、崇徽、天 和、承明八殿。」 按《滕宗諒傳》,「宗諒字子京,河南人,遷 殿中」丞。會禁中火,詔劾火所從起,宗諒與祕書丞劉 越皆上疏諫。宗諒曰:「伏見掖庭遺燼,延熾宮闥,雖沿 人事,實繫天時。詔書亟下,引咎滌瑕,中外莫不感動。 然而詔獄未釋,鞫訊尚嚴,恐違上天垂戒之意,累兩 宮好生之德。且婦人柔弱,箠楚之下,何求不可?萬一 懷冤,足累和氣。祥符中,宮掖火,先帝嘗索其《類寘》之 法矣,若防患以刑而止,豈復有今日之慮哉?況變警 之來,近在禁掖,誠願脩政以禳之,思患以防之。凡逮 繫者,特從原免,庶災變可消而福祥來格也。」疏奏,仁 宗為罷詔獄。時章獻太后猶臨朝,宗諒言:「國家以火 德王天下,火失其性,由政失其本。」因請太后還政,而 越亦上疏。太后崩,擢嘗言「還政」者。越已卒,贈右司諫, 而除宗諒左正言。

景祐三年秋七月庚子太平興國寺災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景祐三年七月 庚子。太平興國寺火起閣中。延燔開先殿及寺舍數 百楹。是夕大雨雹。十月己酉。澶州橫龍水口西岸料 物場火。焚薪芻一百九十餘萬。」

寶元二年益州火

按:《宋史仁宗本紀》:「寶元二年六月丁丑,益州火,焚民 廬舍二千餘區。」

康定元年鴻慶宮火

按《宋史仁宗本紀》:「康定元年六月乙未,南京鴻慶宮 神御殿火。」

慶曆元年慶州火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慶曆元年五月 癸亥,慶州草場火,延燔州城樓櫓。」

慶曆三年十一月丙寅,上清宮火。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慶曆四年三月丙戌夜,代州五臺山寺火。六月丁未, 開寶寺靈感塔災。七月甲子,燕王宮火。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慶曆六年七月辛丑,洪福禪院火。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慶曆八年,江寧火。

按《宋史仁宗本紀》,「八年春正月壬午,江寧府火。」 按 《五行志》,「八年正月壬午,江寧府火。初,李景江南大建 宮室府寺,其制多倣帝室,至是一夕而焚,唯燭殿獨 存。」

皇祐五年正月丁巳會靈觀火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至和元年四月辛丑祥源觀火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至和二年,并州「太宗神御殿火。」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嘉祐二年四月夏己巳邕州火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嘉祐三年,溫州火。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嘉祐三年正月, 溫州火。燔屋萬四千間。死者五十人。」

英宗治平四年神宗即位睦親廣親宮火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治平四年十二 月壬子夜,睦親宮火,焚九百餘間。甲寅,廣親宮又火。」

神宗熙寧六年永昌陵火

按:《宋史神宗本紀》:「熙寧六年二月丙申,永昌陵上宮 東門火。」

熙寧七年九月壬子,三司火。

按《宋史神宗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七年九月壬子。 三司火。自巳至戌。焚屋千八百楹。案牘殆盡。十一月 洞真宮火。

熙寧九年十月,魯王、濮王宮火。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熙寧十年,仙韶院火。

按《宋史神宗本紀》。十年春正月戊辰。仙韶院火,不視 朝 按《五行志》。十年正月仙韶院火,撤屋二百五十 楹。三月丙子,開封府火。

元豐元年邕州火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元豐元年八月, 邕州火,焚官舍千三百四十六區,諸軍衣萬餘襲,穀 帛軍器自五十萬。」

元豐四年,衡州火。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四年六月,衡州 火,燒官舍民居七千二百楹。欽州大雷震,火焚城屋。 元豐五年二月,洞真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