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3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甘泉, 在聞喜縣東北三十里。東鎮北黑龍溝,味甘, 昔縣鎮皆受名焉。南入涑水。隋移縣治於甘谷,即此。 上有黑龍廟,禱雨多應。

黃蘆泉 在聞喜縣東五十里黃蘆莊,以產黃蘆得 名。

野狐泉 在聞喜縣北二十里深峪中。北枕高阜,下 臨巨壑。石崖壁立如虎踞,又如牛伏。石上古柏數十 株,拳曲龍鍾,不可形狀。下有石如盆,泉涌如螺。上有 雲泉觀,壑底可藏萬馬,水口不容一舟。觀前有蓮池、 榴亭,邑之勝景也。多名人題詠。相傳昔有狐避射至 此,入穴,泉出。翟鳳翥有記。

玉蓮泉 在聞喜縣東二十五里川口南澗舊有蓮 池。

響泉 在平陸縣北四十里中條山東。其水甘澄,附 近民日以為用,俗稱「響泉溝。」

通澤泉, 在芮城縣東八里古魏城西北合地皇泉 一渠溉田,伏流入沙。

龍泉, 在芮城縣北七十里古魏城中,上有五龍祠, 見《一統志》。

鹿跑泉 在芮城縣東北八里中莊村。平地上水,清 徹見底,又名「深靜泉」,上建龍神廟。

奧祝泉, 在芮城縣東北二十里,北山石巖下流出。 相傳魏文侯率三軍自安邑至此,眾渴甚,文侯默祝, 以鞭指示,乃得泉。

浢泉 在芮城縣東北三十五里,源出山麓,即儀家 溝水,俗謂連搭溝。《水經注》曰:「河北縣有浢水、浢津,其 水南入於河,河水故有浢津之名。」《穆天子傳》曰:「天子 自冥軨乃次於浢水之陽,丁亥,入於南鄭。」或謂之堰 鄉澗水也。

鼓堆泉 在絳州北二十五里,源出九原山,泉上有 堆,如覆釜形,履之聲如鼓。其泉有清灰二泓,環遶孚 惠聖母祠,匯於祠南,俗名「神泓」,下流入州城。

甘泉 在稷山縣甘泉村東北。按《貞觀碑記》稱為「甘 泉邑」者,疑即此。

葫蘆泉 在稷山縣北三里《佛閣寺》西北。形如葫蘆, 引入泮池。

碧水泉 在稷山縣加家莊。康熙六年,知縣孟孔脈 開渠導葫蘆水南向,繞文星臺前折而西,與碧水泉 會。內城西后土廟右南至老坌折而東,合葫蘆泉水, 同歸於汾。形家謂之「二水合襟。」

馬跑泉 在絳縣西十里楊村。俗傳太陰將軍過此, 馬渴,跑地得泉,雖旱不涸,潦亦不流,其旁有「太陰將 軍祠。」

拔劎泉 在絳縣東四十里晉峪。俗傳晉文公至此 憩息,豎劎於地,拔而得泉。 「凝碧泉」, 在垣曲縣北十里峪子村,俗名消癭泉。上 有龍王祠,遇旱禱雨多應。

滴水泉 一在垣曲縣北里許,明崇禎八年,知縣段 上建。龍王廟一在縣西十里亳村南,懸崖丈餘,滴水 如雨,旱禱多應。

孝子泉, 在垣曲縣西里許。從未有泉,因孝子廬墓 涌泉,故名。

五龍泉, 在垣曲縣西二十五里。世傳有不孝婦浣 姑衣毁詈時,有白羊自泉湧出為五龍,立裂,其婦上 建「五龍神祠。」

馬跑泉 在霍州北十里。唐太宗過此,馬渴甚,以蹄 跑地得泉。有杜十萬者,以師功不受爵賞,求以此泉 為己利,遂賜之。至今惟杜莊得以溉田。

「甘泉」 在吉州西街,深八尺,其味甘甜,作醋酒最釅。 煖泉 在鄉寧縣東門外百步許,水冬不凍,南入鄂 水。

瀑布泉, 亦名龍子湫,在隰州南十里山谷間,西南 入昕川,上有龍祠,見《一統志》。

明月泉 在隰州北八里蒼崖之下,崖上白石如月, 影入泉中,因名。見《一統志》。

聖水泉 在大寧縣西北三十里孔山胸乳間。禪峰 寺之東有石洞,深廣並三尺餘,懸崖之上,清泉流注, 匯而為碧池,常盈不竭,遇旱禱雨輒應,故號為「聖水。」 五花泉 在永和縣城內。高齊時有龍自泉中出,其 泉入仙芝。見《一統志》。

潞安府

五龍泉, 在長子縣南十六里。《風土記》云:「燕慕容永 據長子,南望有五雲山,因名。」

張厚泉 在屯留縣北二里。周圍二丈,源深莫測,旱 不涸,澇不溢,大旱淘泥沙,禱雨即應。

神惠泉, 在屯留縣東北四里郭莊村泰山行祠右。 其孔圍圓四寸,深二丈餘,土堅如甃石,泉源莫測。有 疾禱水,飲之即愈。

鹿哭泉 在襄垣縣東南五里。昔唐有人生子,左臂 一目,怪而棄之,其子哭,鹿聞之乳焉。後遇人收其子, 鹿尋不見,墮淚成泉,其子即三目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