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5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疑是

巴渠令,何志不注「置立。」

黽陽令,何志不注「置立。」 晉末平吳時,峽中立武陵郡。有黽陽、黔陽縣,咸寧元年並省。

汶陽太守,何志新立。先屬渠州,文帝元嘉十一年度。 宋初有四縣,後省汶陽縣。今領三縣,戶九百五十八, 口四千九百一十四。去州水七百,陸四百;去京都四 千一百。

僮陽令何志新立

沮陽令何志新立

高安令何志新立

南義陽太守,晉末以義陽流民僑立。宋初有四縣,孝 武孝建二年,以平陽縣併厥西。平陽本為郡,江左僑 立,魏世分河東為平陽郡,晉末省為縣。今領縣二,戶 一千六百七,口九千七百四十一。

厥西令,二漢無,《晉太康地志》屬義陽。

平氏令,漢舊名,屬南陽。

新興太守,《魏志》「建安二十年,省雲中、定襄、五原、朔方 四郡,郡立一縣,合為此郡,屬并州。晉江左僑立。宋初 六縣,後省雲中。」孝武孝建二年,又省九原縣併定襄、 宕渠、併廣牧。凡今領縣三,戶二千三百一,口九千五 百八十四。

定襄令漢舊名

《廣牧男相》,漢舊名,屬朔方。

新豐令,漢舊名,屬京兆。僑流立。

南河東太守,河東郡,秦立,晉成帝咸康三年,征西將 軍庾亮以司州僑戶立。宋初八縣;孝武孝建二年,以 廣戚併聞喜,弘農、臨汾併松滋,安邑併永安。今領縣 四,戶二千四百二十三,口一萬四百八十七。去州水 一百二十;去京都水三千五百。

聞喜令,故曲沃,秦改為左邑。漢武帝元鼎六年,行幸至此,聞南越破,改名聞喜。

永安令,前漢彘縣,順帝陽嘉二年更名,後屬平陽。松滋令,前漢屬廬江,後漢無,晉屬安豐。疑是有流民寓荊土,故立。

譙縣令譙流民寓立

建平太守,吳孫休永安三年,分宜都立,領信陵、興山、 秭歸、沙渠四縣;晉又有建平都尉,領巫、北井、泰昌、建 始四縣;晉武帝咸寧元年,改都尉為郡。於是吳、晉各 有建平郡。太康元年,吳平併合,五年,省建始縣,後復 立。《永初郡國》有南陵、建始、信陵、興山、永新、永寧、平樂 七縣,今並無。按《太康地志》無南陵、永新、永寧、平樂、新 鄉五縣,疑是江左所立。信陵、興山、沙渠,疑是吳立,建 始晉初所立也。領縣七,戶一千三百二十九,口二萬 八百一十四。去州水陸一千;去京都水四千三百八 十。

巫令漢舊縣

秭歸侯相漢舊縣

歸鄉公相,何志故屬秭歸吳分。按《太康地志》云,「秭歸有歸鄉,故夔子國,楚滅之」 ,而無歸鄉縣。何志所言非也。

北井令,《晉太康地志》有,先屬巴東,晉武帝泰始五年度建平。

泰昌令,《晉太康地志》有。

沙渠令,《晉起居注》「太康元年立。」 按沙渠是吳建平郡所領,「吳平」 不應方立,不詳。

新鄉令

永寧太守,晉安帝僑立為長寧郡。宋明帝以名與文 帝陵同,改為永寧。宋初五縣,後省《經安》。孝武孝建二 年後,以僮陽併長寧,綏寧併上黃。今領縣二,戶一千 一百五十七,口四千二百七十四。去州陸六十;去京 都三千四百三十。

長寧侯相晉安帝立

上黃男相,宋初屬襄陽,後度。二漢、晉並無此縣。

武寧太守,晉安帝隆安五年,桓元以沮、漳降蠻立。領 縣二,戶九百五十八,口四千九百一十四。

樂鄉令晉安帝立

長林男相晉安帝立

郢州刺史,魏文帝黃初三年,以荊州江北諸郡為郢 州,其年罷并荊,非今地。吳又立郢州。孝武孝建元年, 分荊州之江夏、竟陵、隨、武陵、天門,湘州之巴陵、江州 之武昌,豫州之西陽,又以南郡之州陵、監利二縣度 屬巴陵,立郢州、天門,後還荊。領郡六,縣三十九,戶二 萬九千四百六十九,口十五萬八千五百八十七。去 「《京都》水」二千一百。

江夏太守,漢高帝立。本屬荊州。《永初郡國》及何志並 治安陸,此後治夏口。又有安陸、曲陵、曲後別郡。領縣 七,戶五千七十二,口二萬三千八百一十。

汝南侯相,本沙羡土,晉末汝南郡民流寓夏口,因立為汝南縣。孝武太元三年,省併沙陽,後以其地為汝南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