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注》曰:縣東北。《史記》曰「春申君說秦曰:『王又舉甲而拔桃入邢』。」 是也。
白馬有韋鄉。杜預曰:「縣東南有韋城,古豕韋氏之國。」
頓丘 。《白虎通》曰:「帝嚳冢在城臺陰野是也。」 東阿有清亭。《左傳》桓十年,「會于桃丘。杜預曰:縣東南有桃城。」 襄十四年,孫林父敗衛侯于阿澤。杜預曰:縣西南大澤。《魏志》有渠丘山。《左傳》隱四年,「遇于清」 是也。
東武陽濕水出
范有秦亭。《左傳》「莊三十一年,築臺于秦。」 《地道記》:「在縣西北。」
臨邑有沛廟
博平
聊城有夷儀聚。有聶、戚。《左傳》僖元年,「邢遷于夷儀。」 《左傳》曰:「聊攝以東。」
發干
樂平侯國,故清,章帝更名。
陽平侯國。有莘亭。有岡成城。杜預注《傳》曰:「衛作新臺,在縣北。衛殺公子伋之地,故曰待諸莘。」 秦封蔡澤為岡成君。未詳。
衛公國。本觀故國,姚姓,光武更名。有河牧城。有竿城。《左傳》文元年,會于戚、鄭,救晉中行氏,晉敗鄭。鐵。杜預曰:「戚城南有鐵丘。」 《前書》「故發干城。」
穀城,春秋時小穀有嶲下聚。《左傳》莊三十二年,城小穀。杜預曰:「城中有管仲井。」 又《傳》曰:「埋長狄榮如首於周首之北門。」 杜預曰:縣東北有周首亭。《左傳》僖二十六年,追齊師至酅。杜預曰:「縣西有地,名酅下。」 《皇覽》曰:「縣東十五里有項羽冢。」
東平國七城,戶七萬九千一十二,口四十四萬八千 二百七十。故梁景帝分為濟東國,宣帝改。雒陽東 六百七十二里。
無鹽本宿國。任姓。有章城。《左傳》昭二十五年,「臧會奔郈。」 杜預曰:「縣東南有郈鄉亭。」 古國。《左傳》莊三十年,「齊取鄣。」
東平陸六國時曰平陸。有闞亭,有堂陽亭。《左傳》「桓十一年,會于闞。」 杜預曰:「在須昌縣東南,有闞城。」 《博物記》云「即此亭是也,故縣後省。」
富成
章《壽張春秋》曰:良,漢曰壽良,光武改曰壽張。有堂聚,故聚屬東郡。《地道記》曰:「有蚩尤祠狗城。」 《皇覽》曰:「蚩尤冢在縣闞城中,高五丈。」
須昌故屬東郡。有致密城,古中都。有陽穀城。杜預曰:須句,古國,在西北。《左傳僖三年》,「會陽穀。」 杜預曰:在縣北。
寧陽故屬泰山
任城國三城,戶三萬六千四百四十二,口十九萬四 千一百五十六。章帝元和元年,分東平為任城。雒 陽東千一百里。
任城本任國。有「桃聚。」 光武破龐萌於桃鄉。
亢父 《左傳》襄十三年,取邿。杜預曰:「縣有邿亭。」 哀六年,城邾瑕。杜預曰:「縣北邾瑕城。」
樊
泰山郡十二城,戶八千九百二十九,口四十三萬七 千三百一十七。高帝置。雒陽東千四百里。
奉高有明堂,武帝造。《前書》曰:「在縣西南四里。」 《左傳》昭八年,「大蒐于紅,至于商、衛。」 紅亭在縣西北。杜預曰:「接宋、衛也。」
博有泰山廟,岱山在西北。有龜山。有龍鄉城。《左傳》定十年,齊歸龜陰之田。杜預曰:田在山北。《琴操》,孔子作《龜山之操》。《左傳》成二年,齊圍龍。杜預曰:在縣西南。《史記》作「隆。」 又楚有蜀之役。杜預曰:縣西北有蜀亭。
梁甫侯國。有菟裘聚。《左傳》:「隱公使營菟裘,吾將老焉。」 杜預曰:縣南有菟裘城。
鉅平侯國。有亭禪山。有陽關亭,即古所禪亭亭者也。《左傳》襄十七年,「師自陽關。」 桓六年,「會于成。」 杜預曰:「縣東南成城,即孟孫之邑。」
嬴有鐵山
茌侯國
萊蕪有原山,潘水出。杜預曰:「汶水出。」
蓋沂水出《左傳》「會于防。」 杜預曰:「在縣東南有防城。」
南武陽侯國。有顓臾城。
南城故屬東海。有東陽城。《呂氏春秋》:「夏孔甲遊田于東陽」 萯山。《左傳》:哀八年,克東陽。襄十九年,城武城。杜預曰:南城縣。哀十四年,司馬葬丘輿。杜預曰:縣西北有輿城。
費侯國,故屬東海。有祊亭,有台亭。曹騰封費,是酇縣,費亭,非此國。《左傳》隱八年,鄭歸祊。杜預曰:在縣東南。閔二年,莒人歸共仲及密。杜預曰:縣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