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5 (1700-1725).djvu/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如亭《左傳》襄十二年,「莒圍台。」 杜預曰:「縣南有台亭。牟,故國。」

濟北國五城,戶四萬五千六百八十九,口二十三萬 五千八百九十七。和帝永元二年,分泰山置。臣昭 案:濟北,前漢之舊國,此是《經》并泰山,復分雒陽東千 一百五十里。

盧,有平陰城,有防門,有光里,有景茲山,有敖山,有清亭,有長城,至東海,《左傳》隱三年,齊鄭尋盧之盟。杜預曰:今縣故城。有邾山,在縣北。成二年,封銳司徒女石窌。杜預曰:縣東有地,名石窌。《左傳》襄十八年,齊禦晉平陰,塹防門。杜預曰:在縣北。又齊登巫山以望晉師。杜預曰:在縣東北。景茲山,杜預曰:在縣東南。《左傳》曰:「先君獻武廢二山」 ,即敖山、具山,《左傳》哀十一年,齊伐魯及清,是也。《史記》蘇代說燕王曰:「齊有長城、巨防」 ,巨防,即防門。

蛇丘有遂鄉。有下讙亭。有鑄鄉城。古遂國。《左傳》莊十三年,「齊人滅遂。」 《左傳》桓三年,「送姜氏于讙。」 周武王未及下車,封堯後於鑄。《左傳》:有棘地。成公三年,叔孫僑如所圍。杜預曰:「汶水北地有棘鄉。」 《東觀書》:有芳陘山。

《成本國左傳》:「衛師入郕。」 杜預曰:「東平剛父縣西南有郕鄉。」

茌平本屬東郡

剛 《左傳》哀八年,「齊取闡。」 杜預曰:「在縣北有闡鄉。」

山陽郡十城,戶十萬九千八百九十八,口六十萬六 千九十一。故梁景帝分置。雒陽東八百一十里。

昌邑,刺史治。有梁丘城。有甲父亭。《左傳》莊三十二年,「遇于梁丘。杜預曰,梁丘鄉在縣西南。杜預曰:甲父,古國名,在縣東南。《左傳》隱十年,取防。杜預曰:縣西有防城。」

東緡,春秋時曰緡。《左傳》僖二十三年,齊圍緡。鉅野有大野澤 。《左傳》桓七年,焚咸丘。杜預曰,縣西有咸亭。《春秋》,西狩獲麟之所。《爾雅》十藪,「魯有大野。杜預曰,縣西南有郥亭。」 定十三年,齊伐晉之所。高平,侯國,故櫜,章帝更名。有茅鄉城。《前漢志》,莽改曰高平,章帝復莽此號。《左傳》隱九年,費伯城郎,杜預曰,縣東南有郁郎亭。杜預曰:「茅鄉,在昌邑西南。」

湖陸,故湖陵,章帝更名。《前漢志》:「王莽改曰湖陸,章帝復其號。」 《博物記》曰:「苟水出。」 《地道記》:「縣西有費亭城,魏武帝初所封。」

南平陽侯國。有漆亭。有閭丘亭。《左傳》:城漆。《左傳》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 杜預曰:縣東北有漆鄉。西北有顯閭亭。哀七年,囚邾子負瑕。杜預曰:縣西北有瑕丘城。

方與。有武唐亭,魯侯觀魚臺。有泥母亭,或曰,古甯母。《左傳》桓二年,「盟于唐。杜預曰:在西南。」 《春秋經》隱五年,「矢魚于棠。」 《左傳》僖七年,「盟甯母。杜預曰:在縣東。」 三十一年,臧文仲宿重館。杜預曰:縣西北有重鄉城。

瑕丘

金鄉 ,《晉地道記》曰:「縣多山,所治名金山,山北有鑿石為冢,深十餘丈,隧長三十丈,傍卻入為堂三方,云得白兔,不葬,更葬南山,鑿而得金,故曰金山。故冢今在。或云漢昌邑所作,或云秦時。」

防東

濟陰郡十一城,戶十三萬三千七百一十五,口六十 五萬七千五百五十四。故梁景帝分置。雒陽東八 百里。

定陶本曹國。古陶,堯所居,有三鬷亭。郭璞曰:「城中有陶丘。」 《皇覽》曰:「伯樂冢,縣東南一里所,高四五丈。」 《帝王世紀》曰:「舜陶河濱,縣西南陶丘亭是。湯伐三鬷。」 孔安國曰:「今定陶。」

冤句有煮棗城。《史記》蘇秦說魏襄王曰:「大王之地,東有淮、潁,煮棗。」

成陽有堯冢靈臺。有雷澤。《禹貢》曰:「雷夏既澤。」 《帝王世紀》曰:「舜耕歷山,漁雷澤。」 濟陰有歷山。

乘氏侯國。有泗水。有鹿城鄉。《博物記》曰:古乘丘句陽有垂亭。《左傳》隱八年,「遇于垂。」 《史記》,無忌說魏安僖王曰:「文臺隳垂,都焚。」 徐廣曰:「縣有垂亭」 、鄄城。

離狐故屬東郡

廩丘故屬東郡。有高魚城。有運城。《左傳》襄二十六年,齊烏餘以廩丘奔晉。杜預曰:今縣故城是。又襲衛羊角,取之。杜預曰:今縣所治城。又襲我高魚,杜預曰:在縣東北。

單父侯國故屬山陽

成武故屬山陽。有郜城。《左傳》隱七年,「戎執凡伯於楚丘。杜預曰:在縣西南。」 《左傳》隱十年,取郜。杜預曰:縣東南有郜城。《地道記》有秺城。

己氏故屬梁。《皇覽》曰:「有平和鄉,鄉有伊尹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