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5 (1700-1725).djvu/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右《兗州》刺史部,郡、國八,縣、邑、公、侯國八十。

東海郡十三城,戶十四萬八千七百八十四,口七十 萬六千四百一十六。高帝置。雒陽東千五百里。

郯,本國,刺史治 。《博物記》曰:「有勇王亭,即勇士萬丘欣。」

蘭陵有次室亭。《地道記》曰:「故魯次室邑。」 《列女傳》有漆室之女,或作次室。

胊有鐵,有伊盧鄉 。《山海經》曰:「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 郭璞曰:「在縣界。世俗傳此山在蒼梧徙來上,皆有南方樹木。」 《博物記》:「縣東北海邊植石,秦所立之東門。」 《史記》曰:「鍾離昧冢在伊盧鄉。」

襄賁

昌慮有藍鄉 。《左傳》昭三十一年,「邾黑肱以濫來奔。」 杜預曰:縣所治城東北有郳城。郳,小邾國也。承

陰平

利城

合城 漷水自北,南至湖陸。

祝其有羽山。《春秋》時曰祝其,夾谷地。殛鯀之山,杜預曰:「在縣西南。」 《博物記》曰:「東北獨居山,西南有淵水,即羽泉也。」 俗謂此山為懲父山。《左傳定十年》:「會齊侯夾谷,孔子相。」

厚丘 。《左傳成九年》,城中城。杜預曰:「在縣西南,有中鄉城。」

贛榆本屬琅邪,建初五年復。《左傳》:「齊伐莒,莒子奔紀鄣。」 杜預曰:「縣東北有紀城。」 《地道記》曰:「海中去岸百九十步,有《秦始皇碑》,長一丈八尺,廣五尺,厚八尺三寸,一行十三字。潮水至,加其上三丈,去則三尺見也。」

琅邪國十三城,戶二萬八百四,口五十七萬九百六 十七。秦置。建武中,省城陽國,以其縣屬。案《本紀》:「永 壽元年置都尉,治雒陽東一千五百里。」

開陽故屬東海,建初五年屬東武。杜預曰古鄅。《左傳》哀三年,城啟陽。杜預曰開陽。

琅邪 。《山海經》曰:「有琅邪臺,在勃海間,琅邪之東。」 郭璞曰:「琅邪臨海邊有山,嶕嶢特起,狀如高臺,此即琅邪臺。」 齊景公曰:「吾循海而南,放乎琅邪。」 《越紀》曰:「句踐徙琅邪,起觀臺,臺周七里,以望東海。」 《史記》曰:「秦始皇徙黔首三萬戶。」 琅邪臺下傳:有勞山。東莞有鄆亭,有邳鄉,有公來山,或曰古浮來。《左傳》曰:公處鄆。《左傳》隱八年,盟浮來。杜預曰:「邳來山之間號曰邳來。」 莊九年,鮑叔受管仲及堂阜而脫之。杜預曰:「東莞蒙陰縣西北有夷吾亭。或曰:鮑叔解夷吾縛於此,因以為名,即古堂阜也。東莞後為名。」

《西海 東觀書》曰:「有勝山」 ,《博物記》「太公、呂望所出。」 今有東呂鄉,又釣於棘津,其浦今存。

諸 《左傳》莊二十九年,「城諸。」 杜預曰:諸縣在城陽郡。又言,隱四年,莒人伐杞,取牟婁。杜預曰:縣東北有婁鄉。

莒本國,故屬城陽。有鐵,有崢嶸谷。《左傳》成八年,「申公巫臣會渠丘公。」 杜預曰:「縣有蘧丘里。」

東安故屬城陽

陽都,故屬城陽。有牟臺。《左傳》宣元年,「會于平州。」 杜預曰:在縣西。

臨沂故屬東海。有叢亭。《左傳隱六年》,「盟于艾。」 杜預曰:「縣東南有艾山。」 七年,城中丘。杜預曰:「縣東北有中丘亭。」 《博物記》曰:縣東界次睢有大叢社,民謂之食人社,即次睢之社。

即丘侯國,故屬東海,《春秋》時曰祝丘。

繒,侯國,故屬東海。有概亭。《左傳》莊九年,「盟于蔇。」 杜預曰:「在縣北。」

姑幕 《左傳昭五年》,「莒牟夷以牟婁及防茲來奔。」 杜預曰:「縣東北有茲亭。」 《博物記》曰:「淮水入城,東南五里有公冶長墓。」

彭城國八城,戶八萬六千一百七十,口四十九萬三 千二十七。高祖置為楚,章帝改。雒陽東千二百二 十里。

彭城有鐵,古大彭邑。《北征記》:「城西二十里有山,山有楚元王墓。」 伏滔《北征記》曰:「城北六里有山,臨泗,有宋桓魋石槨,皆青石隱起,龜龍麟鳳之象。」 武原。

傅陽有柤水。《左傳》襄十年,「滅偪陽。」 杜預曰:「即此縣也。」

《留 西征記》曰:「城中有張良廟。」

菑丘

廣戚故屬沛國

廣陵郡十一城,戶八萬三千九百七,口四十一萬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