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7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唐興

饒陽郡 東至景城郡三百十五里。南至魏郡五百 里。西至常山郡一百八十里。北至上谷郡三百里。東 南到信都郡一百三十里。西南到趙郡一百九十里。 西北到博陵郡一百七十里。東北到河間郡一百五 十里。去西京二百五十里,去東京一千二百五十里。 戶四萬八千八百五十八,口三十四萬六千四百七 十一。

深州戰國時屬趙。秦為上谷、鉅鹿二郡地。漢為涿郡 地。後漢屬安平國。桓帝以後,為博陵郡。晉為博陵國。 後魏為博陵郡。北齊亦同。隋初,廢郡置深州;煬帝初 州廢,以其地分入博陵、河間二郡。大唐復置深州,或 為饒陽郡。領縣四:

饒陽 漢舊縣。有蕪蔞亭在此。又有古博陵城、饒陽城。滹沱河舊在縣南,即光武所渡。魏武王因饒河故瀆,決令北注新溝,所以今在縣北。

安平 漢貫縣

鹿城 漢舊縣。故城在西南。又有漢隍城在東。《衡漳水》,今名「衛水」 ,亦名「苦水」 ,西南自趙郡寧晉縣界流入。

陸澤 :《禹貢》「大陸澤」 亦在此。

上谷郡 東至范陽郡二百十四里。南至文安郡一 百八十里。西至安邊郡飛狐縣一百四十里。北至媯 川郡懷戎縣南界廢固城鎮。東南到文安郡一百八 十里。西南到博陵郡北平縣一百四十里。西北到安 邊郡二百二十里。東北到范陽郡良鄉縣界八十里。 去西京二千一百九十七里,去東京一千四百六十 二里。戶四萬四千九百一十二,口二十四萬五千八 百七

易州春秋至戰國屬燕。秦置上谷郡。漢屬涿郡,後漢 因之。晉為范陽國。後魏亦為上谷郡。隋初置昌黎郡, 後兼置易州;煬帝初州廢,置上谷郡。大唐因之。領縣 八:

易 漢故安縣故城在今縣南。有淶、易二水。有燕臺,昭王求仙處。又有漢范陽縣故城,在縣東南。遂州 ,古遂武也,秦築長城之所起。

淶水 漢之遒縣

容城 漢舊縣

滿城

五迴

樓亭

坂城

范陽郡 東至漁陽郡二百十里。南至文安郡二百 八十里。西至上谷郡一百十四里。北至媯川郡二百 一十里。東南到西南到:西北到。東北到歸化 郡八十里。去西京二千五百二十三里。去東京一千 六百八十里。戶七萬九百六,口三十九萬五百八十 五。

幽州,古之幽州,蓋舜分冀州為之,置十二牧,則其一 也。言北方太陰,故以幽冥為號。昔顓頊都於帝丘,其 地北至幽陵,即此。殷復省幽州入冀州。《周禮職方》曰: 「東北曰幽州。其山曰醫無閭,藪曰貕養;川曰河泲,浸 曰菑時。其利漁鹽。民一男三女,畜宜四擾,穀宜三種。」 初,武王定殷,封召公奭於燕。及秦滅燕,以其地為漁 「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漢高帝分上谷郡置 涿郡。武帝置十三州,此為幽州。其後開東邊,置元菟、 樂浪等郡,亦皆屬焉。後改燕國曰廣陽郡。後漢置幽 州,並因前代。晉亦置幽州。晉亂,陷于石勒、慕容儁。苻 堅後,入于魏。其後分割,不可詳也。今之幽州,古涿鹿 也,即燕國之都,謂之「渤碣之間」,亦一都會也。秦為上 谷之地。漢高帝分置燕國,後又分燕置涿郡及廣陽 國。有獨鹿鳴澤。後漢為涿、廣陽二郡地。魏更名范陽 郡。晉為燕、范陽二國,兼置幽州,慕容儁常都之。後魏 置幽州。北齊置東北道行臺。後周置燕、范陽二郡。隋 初並廢,煬帝初并置涿郡。大唐為幽州,或為范陽郡。 領縣十一:

蒯 ,燕國,都碣石宮。漢為蒯縣。舊制燕都有桑乾水,慕容儁都于此。歸義 ,漢易縣也。公孫瓚於此築城,名曰易京。《後漢史》曰:瓚修營疊樓觀,臨易河,通遼海,以鐵為門。乃曰:「『兵法云:百樓不攻』。今吾諸營樓櫓千重,積穀三百萬斛,足以待天下之變。」 為袁紹所破。後石季龍征慕容儁迴,惡其固而毀之。在今縣南十八里。又有「巨馬水。」

范陽 漢涿縣,在范水之陽。漢涿郡故城亦在此。又有漢廣陽國城,亦在西南。有督亢陂,溉田膏腴。荊軻獻圖於秦。

安次 漢舊縣

固安 漢方城縣地也

昌平 漢舊縣,故城在今縣東南。古居庸關在縣西北,齊改為納疑。《淮南子》云「天下九塞」 ,居庸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