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7 (1700-1725).djvu/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

 第七十七卷目錄

 輿圖部彙考三十五

  唐九通典州郡一

坤輿典第七十七卷

輿圖部彙考三十五

唐九

按通典禹貢曰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涇屬渭汭漆沮既從酆水攸同荊岐既旅終南惇物至于鳥鼠原隰底績至于瀦野三危既宅三苗丕敘厥土黃

壤,浮于積石,至于龍門、西河,會于渭汭。舜置十二牧, 雍其一也,以其四山之地,故曰雍州。《周禮職方》:「正西 曰雍州,其山曰嶽,藪曰弦蒲,川曰涇、汭,浸曰渭洛。其 利玉石,人三男二女,畜宜馬牛,穀宜黍稷」,兼得《禹貢》 梁州之地矣。周自武王剋殷,都于酆、鎬,則雍州為王 畿。及平王東遷雒邑,以岐、酆之地賜秦襄公,乃為秦 地矣。至孝公作為咸陽,築冀闕徙都之,故謂之秦川, 亦曰關中地。其在天文東井、輿鬼,則秦之分野,兼得 魏、趙之交。始皇置四十郡,此為內史、上郡、北地、九原、 隴西及雲中之西南境。其餘郡縣,自漢以後,歷代開 置。其伊吾以西,並雍州之封域外羌、胡地也。秦滅項 籍,分秦地為三國,曰雍、塞、翟,謂之「三秦。」漢武帝置十 三州,以其地西偏為涼州,蓋以地處西方,常寒涼也, 又置司隸。後漢司隸、涼州並如前代。魏分河西為涼 州,分隴右為秦州,三輔仍舊屬司隸。晉置雍州、涼州、 秦州,愍帝之後,劉聰、石勒、苻堅、姚萇相繼據之。及姚 泓為宋武帝所滅,後屬赫連勃勃,其州縣之名,不可 得而紀也。後魏以其地置北秦、雍、南秦三州,頗得古 雍州之地。迨西魏以後及於周氏,分裂制置,其名甚 多,不可悉數。隋氏置司隸刺史,分部巡察,而不詳所 統。大唐分置十五部,此為京畿、關內道。隴右道。 京兆郡 東至華陰百八十里,南至洋川六百二十 里,西至扶風三百十七里,北至中部三百十三里。東 南到上洛郡三百里。西南到洋川六百里。西北到新 平三百十里。東北到馮翊二百七十里。去東京八百 三十里。府東西二百二十里。戶三十三萬四千六百 七十,口九十二萬三十一。

今之雍州,周之舊都。平王東遷而屬秦,始皇以為內 史地。漢高祖初,屬塞國,後更為渭南郡,尋罷,復為內 史。武帝分為右內史,後更分京兆尹。後漢因之。魏改 尹為守,後改為秦國,後復為京兆國。晉為京兆郡,兼 置雍州。後魏亦然。後周復為京兆尹。隋初置雍州,煬 帝改為京兆郡。大唐初復為雍州,開元三年改為京 兆府。凡周、秦、漢、晉、西魏、後周、隋至于我唐,並為帝都。 其間王莽、更始、劉曜、苻堅、姚萇亦都於此。今號「西京。」 領縣二十三:

萬年 。漢有萬年,屬左馮翊,今在櫟陽東北二十五里櫟陽故城是。至後周,始於長安城中置萬年縣,隋改為大興縣。武德初,復舊。有白鹿原,亦為之上霸陵也。有軹道,子嬰降處。有少陵原,則漢宣許后陵。霸水。滻水則荊溪、獨柳水下流也。渭水。御宿川,漢武帝遊觀,常宿此川,故名之。漢南陵縣城,在今縣東南二十四里。又有漢杜城,則周之杜伯國地。更始墓在今縣東北。長樂本滻,及隋文帝更名長安 。漢高帝置,周文王作酆,今縣西北靈臺鄉豐水上是也。武王理鎬,今昆明池北鎬陂是也。有阿房宮、終南山、龍首山、細柳原,周亞夫所屯處。《坤元錄》云:「漢長樂宮在縣北故城中。又有渭水、灃水、鎬水,又有定昆池。大」 唐神龍中,安樂公主恃寵,請昆明池,中宗不與。主發怒,自以家財別穿池,號曰「定昆池。」

鄠 。夏有扈國,亦謂之觀扈,至齊改為鄠。姚察《訓纂》云:「戶、扈、鄠三字一也。殷有崇國,皆在此界,有甘亭啟戰處。」

藍田 秦舊縣,出美玉。後周閔帝置藍田郡。武帝省郡。玉之美者曰「球」 ,次曰「藍」 ,蓋以縣出玉,故名之。藍田有關,秦嶢也。秦嶺在此界。

咸陽 周文王葬於畢,在西北。初,王季都之,後畢公封焉。今縣東十五里有故咸陽城,則秦所都也。漢渭城縣故城在今縣東北,即秦之杜郵。白起死此。有長陵城,漢高帝長陵,因以名縣。漢武帝作長安城西門曰「便橋」 ,與門相對,因號便門橋,今名便橋,在縣東南。

醴泉 漢谷口縣地,故城在今縣北。西魏置寧夷郡,後周改為秦郡。有九峻山。隋改為醴泉縣。有蘇武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