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9 (1700-1725).djvu/9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安遠 。下。至元二十四年,省入會昌縣。至大三年,復置。

會昌州, 下。本雩都地。唐屬虔州。宋升縣之九州鎮 為會昌縣,復升為軍。元大德元年,升會昌州。領一縣:

瑞金 。下。舊屬虔州。大德元年來屬。

建昌路, 下。本南城縣,屬撫州。南唐升建武軍。宋升 建昌軍。元至元十四年,改建昌路總管府,割南城置 錄事司。十九年,南豐縣升州,直隸行省。戶九萬二千 二百二十三,口五十五萬三千三百三十八。領司一、 縣三。

錄事司 。至元十四年立。

縣三:

南城 上

新城 中

廣昌 中

南安路, 下。唐升大庾鎮為縣,屬虔州。宋以縣置南 安軍。元至元十四年,改南安路總管府。十五年,割大 庾縣在城四坊設錄事司。十六年,廢錄事司。戶五萬 六百一十一,口三十萬三千六百六十六。領縣三:

大庾 中倚郭

南康 中

上猶 ,下。南唐為上猶。宋改南安。至元十六年,改永清。後復為上猶。

南豐州, 下。唐為南豐縣,隸撫州。宋改隸建昌軍。元 至元十九年,升為州,直隸行省。戶二萬五千七十八, 口一十二萬八千九百。

廣東道宣慰使司都元帥府。

海北廣東道肅政廉訪司。

廣州路, 上。唐以廣州為嶺南五府、節度、五管經略 使治所,又改南海郡,又仍為廣州。宋升為帥府。元至 元十三年內附,後又叛,十五年克之,立廣東道宣慰 司,立總管府并錄事司。元領八縣,而懷集一縣割屬 賀州。戶一十七萬二百一十六,口一百二萬一千二 百九十六。領司一、縣七。

錄事司 。至元十六年立,以州之東城、西城、子城并番禺、南海二縣在城民戶隸之。

縣七:

南海 中

番禺 ,下。與南海俱倚郭。

東筦 中

增城 中

香山 下

新會 下

清遠

韶州路, 下。唐初為番州,又更名東衡州,又改韶州, 又為始興郡,又仍為韶州。元至元十三年內附,未幾 廣人叛,十五年始定,立總管府,設錄事司。戶一萬九 千五百八十四,口一十七萬六千二百五十六。領司 一、縣四。

錄事司

縣四:

曲江 ,中。元初,分縣城西廂地及城外三廂,屬錄事司。

樂昌 下

仁化 下

乳源 下

惠州路, 下。唐循州。宋改惠州,又改博羅郡,又復為 惠州。元至元十六年,改惠州路總管府。戶一萬九千 八百三,口九萬九千一十五。領縣四:

歸善 下倚郭

博羅 下

海豐 下

河源 下

南雄路, 下。本始興縣。唐初屬韶州。五代劉氏割韶 之湞昌、始興二縣置雄州。宋以河北有雄州,改為南 雄州。元至元十五年,改南雄路總管府。戶一萬七百 九十二,口五萬三千九百六十。領縣二:

保昌 。下。本《湞昌》,宋改今名。

始興 下

潮州路, 下。唐初為潮州,又改潮陽郡,又復為潮州。 元至元十五年,歸附。十六年,改為總管府,以孟招討 鎮守,未幾,移鎮漳州,土豪各據其地。二十一年,廣東 道宣慰使月的迷失以兵來招諭。二十三年,復為江 西等處行樞密院副使,兼廣東道宣慰使以鎮之。始 定戶六萬三千六百五十,口四十四萬五千五百五 十。領司一、縣三

錄事司 。至元二十二年始立。

縣三:

海陽 下倚郭

潮陽 下

揭陽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