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9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德慶路, 下。唐初為南康州,又名康州,又改晉康郡。 宋升德慶府。元至元十三年,徇廣東,既取廣州,而德 慶未下。十四年,廣西宣慰司以兵取之,改隸廣西道。 十七年,立德慶路總管府,後仍屬廣東道。戶一萬二 千七百五,口三萬二千九百九十七。領縣二:

端溪 下

瀧水 下

肇慶路, 下。唐初為端州,又改高要郡,又仍為端州。 宋升肇慶府。元至元十三年,徇廣東,惟肇慶未附。十 六年,廣南西道宣慰司定之,因隸廣西。十七年,改為 下路總管府,仍屬廣東。戶三萬三千三百三十八,口 五萬五千四百二十九。領縣二:

高要 中倚郭

四會 中

英德州。 下。唐洭州。五代南漢為英州。宋升英德府。 元至元十三年,歸附。十五年,立英德路總管府。二十 三年,降為散州。大德五年,復為路。

本州素為寇盜淵藪,大德四年,達魯花赤脫歡察兒,比歲招降群盜至二千餘戶,遂升英德為路,命脫歡察兒為達魯花赤兼萬戶以鎮之。

至大元年,復降為州。領縣一:

翁源 大德五年置

梅州, 下。唐為程鄉縣,屬潮州。五代南漢置敬州。宋 改梅州。元至元十三年歸附。十六年,置總管府。二十 三年,改為散州。戶二千四百七十八,口一萬四千八 百六十五。領縣一:

程鄉

南恩州。 下。唐恩州,又為齊安郡。宋改南恩州。元至 元十三年,置南恩路總管府。十九年,降為散州。戶一 萬九千三百七十三,口九萬六千八百六十五。領縣 二:

陽江 下

陽春 下

封州, 下。唐改為臨封郡,後復為封州。元至元十三 年,歸附。明年,廣人叛,廣西宣慰司以兵定之,遂隸西 道。十六年,立封州路總管府。後又降為散州,仍屬東 道。戶二千七十七,口一萬七百四十三。領縣二:

封州 下

開建 下

新州, 下。唐改為新昌郡,後復為新州。元至元十六 年,置新州路總管府。十九年,降為散州。戶一萬一千 三百一十六,口六萬七千八百九十六。領縣一:

新興 下

桂陽州。 下。本桂陽縣。唐、宋因之。元至元十三年內 附。十九年,升桂陽縣為散州,割連州陽山縣來屬,為 蒙古䚟忽都虎郡王分地。元隸湖南道宣慰司,後隸 廣東道。戶六千三百五十六,口二萬五千六百五十 五。領縣一:

陽山 。下。唐屬連州。宋因之。至元十九年,割以來屬。

連州, 下。唐改連山郡,復改連州。元至元十三年,置 安撫司,直隸行中書省。十七年,廢安撫司,升為連州 路總管府,隸湖南道宣慰司。十九年,降為散州,隸廣 東道。戶四千一百五十四,口七千一百四十一。領縣 一:

連山 下

循州, 下。唐改為海豐郡,仍改循州。宋為博羅郡。元 至元十三年,立總管府。二十三年,降為散州。戶一千 六百五十八,口八千二百九十。領縣三:

龍川 下

興寧 下

長樂 下

湖廣等處行中書省,為路三十,州十三,府三,安撫司 十五,軍三,屬府三,屬州十七,屬縣一百五十,管番民 總管一。

本省陸站一百處,水站七十三處。

江南湖北道肅政廉訪司。

武昌路, 上。唐初為鄂州,又改江夏郡,又陞武昌軍。 宋為荊湖北路。元憲宗末年,世祖南伐,自黃州陽羅 洑橫橋梁,貫鐵鎖,至鄂州之白鹿磯,大兵畢渡,進薄 城下,圍之數月,既而解去,歸即大位。至元十一年,丞 相伯顏從陽羅洑南渡,權州事張晏然以城降,自是 湖北州郡悉下。是年,立荊湖等路行中書省,并本道 安撫司。十三年,設錄事司。十四年,立湖北宣慰司,改 安撫司為鄂州路總管府,併鄂州行省入潭州行省。 十八年,遷潭州行省於鄂州,移宣慰司於潭州。十九 年,隨省處例,罷宣慰司,本路隸行省。大德五年,以鄂 州首來歸附,又世祖親征之地,改武昌路。戶一十一 萬四千六百三十二,口六十一萬七千一百一十八。

至元三十七年,抄籍數:

領司一、縣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