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
第一百二十卷目錄
建都部雜錄
坤輿典第一百二十卷
建都部雜錄
《詩經商頌殷武》篇:「天命多辟,設都于禹之績。」
《禮記·月令》:「仲秋之月,可以築城郭,建都邑。」
《公羊傳》:「京師者天子之居也。師者眾也,京者大也。天 子之居必以眾大之辭言之。」
《漢書張敞傳》:「京兆典京師,長安中浩穰於三輔。」尢為 劇。〈注〉師古曰:「浩,大也。穰,盛也。言人眾之多也。」
《法言淵騫》篇:「周之慎、赧,以成周而西傾,秦之惠文昭 襄,以西山而東并,孰愈?」曰:「周也羊,秦也狼。」「然則狼愈 歟?」曰:「羊狼一也。」
《釋名》「都者,國君所居,人所都會也。邑猶俋,聚會之稱 也。」
《鹽鐵論》:「燕之涿、薊,趙之邯鄲,魏之溫軹,韓之滎陽,齊 之臨淄,楚之宛、陳,鄭之陽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內, 皆為天下之名都。」
《風俗通》。按《爾雅》,丘之絕高大者為京。謂非人力所能 成,乃天地性自然也。《春秋左氏傳》:「莫之與京。」《國語》趙 文子與叔向遊于九京。今京兆京師,其義取于此。 《獨斷》天子所都曰京師。京,水也。地下之眾者莫過于 水,地上之眾者莫過於人。京,大師眾也,故曰京師也。 京師,天子之畿內。千里,象日月,日月躔次千里。 譙周《法訓》:「王者居中國,何也?順天之和而同四方之 統也。」
《五經要義》:「王者受命創始,建國立都,必居中土,所以 總天地之和,據陰陽之正,均統四方,以制萬國者也。」 《博物志》:「周在中樞三河之分,風雨所起,四險之國。」 《帝王世紀》:「天子畿方千里曰甸服,甸服之內曰京師, 天子所宮曰都。」
《南齊書州郡志》:「揚州,京輦神皋。晉元帝渡江左,遂成 帝畿,望實隆重。」
《述異記》:「帝舜都郭門,古宮存焉。宮前有堯臺舜館,銘 記古文,莫有識者。」
《容齋續筆》:「自漢以來,賊臣竊國命,將欲移鼎,必先遷 都以自便。董卓以山東兵起,謀徙都長安,驅民數百 萬口,更相蹈藉,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無復 雞犬。高歡自洛陽遷魏於鄴,四十萬戶狼狽就道。朱 全忠自長安遷唐於洛,驅徙士民,毀宮室百司及民 間廬舍,長安自是丘墟,卓不旋踵而死。曹操迎天子」 都許,卒覆劉氏,魏唐之祚,竟為高、朱所傾。凶盜設心 積慮,由來一揆也。
《通鑑綱目》:「都猶總也。天子居以天下總會之所,故曰 都。」
凡建都曰「都。」自他所來徙曰《徙都》。屢徙而後定曰《定 都》。
《地理通釋》《白虎通》:「夏曰夏邑,殷曰商邑,周曰京師。」〈注〉 《詩公劉》京師之野。朱文公曰:「京師,高丘而眾居之也。」 董氏曰:「所謂京師者起於此。其後世因以所都為京 師,曰『嬪于京』」、依其在京,則岐周之京也。「王配于京」,則 鎬京也。《春秋》所書京師,則洛邑也。皆仍其本號而稱 之,猶晉之云新絳、故絳也。洛邑亦謂之洛師,正京師 之意也。林氏曰:「岐在邰西北無百里,豳又在岐西北」 四百餘里。豐,在岐山東南二百餘里。鎬,在豐東二十 五里。《方氏》曰:「豐、鎬,宗廟所在,故謂之宗周洛邑,以王 道成于此,故謂之成周。」
《詩地理攷》:宗周,鎬京也。《書·多方》:「王來自奄,至于宗周。」 《周官》:「歸于宗周。」孔氏曰:「『《正月》云:『赫赫宗周』,謂鎬京也。 後平王居洛邑』。亦謂洛邑為宗周。」《祭統》云:「即宮于宗 周。」謂洛邑也。呂氏曰:王者定都,天下之所宗也。東遷 之後,定都于洛。則洛亦謂之宗周。衛孔悝之《鼎銘》曰: 「即宮于宗周。」是時鎬已封秦,宗周蓋指洛也。然則宗 周初無定名,隨王者所都而名耳。
李氏曰:「《周京》者,周室所居之京師也。京周者,京師所 治之周室也。」
《王制注》:「縣內,夏時天子所居州界名也。」殷曰畿。《詩》:「邦 畿千里,周亦曰畿。」孔氏曰:「殷、周稱畿,唐、虞稱服。」《周禮· 大司馬》:「九畿,方千里曰國畿。」《職方氏》:「九服,方千里曰 王畿。」《易氏》曰:「禹之五服,王畿在內。」《職方氏》:「王畿不在 九服之內。」《漢志》:殷、周因井田而制軍賦。地方一里為 井,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方十里;十成為終,十終為 同,同方百里。同十為封,封十為畿,畿方千里。
朱氏曰:商邑,王都也,極中之表也。《周禮疏》:堯治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