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1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復置鄴都

按《魏書孝文帝本紀》十七年:「『八月己丑,車駕發京師 南伐,冬十月癸卯,幸鄴城』。初,帝之南伐,起宮殿于鄴 西,十一月癸亥,宮成,徙御焉。十八年春正月丁未朔, 朝群臣于鄴宮澄鸞殿。」

太和  年,置北京。

按:《魏書孝文帝本紀》不載。

按《韓麒麟傳》,「麒麟子顯宗,除著作佐郎,兼中書侍郎。 既定遷都,上言曰:昔周王東遷河洛,鎬京猶稱宗周, 以存本也。光武中興,西京尚置京尹,亦不廢舊。今陛 下光隆先業,遷宅中土,稽古復禮,于斯為盛,豈若周 漢出于不得已哉!按《春秋》之義,有宗廟曰都,無則謂 之邑,此不刊之典也。況北代宗廟在焉,山陵托焉,王 業所基,聖躬所載,其為神鄉福地,實亦遠矣。今便同 之郡國,臣竊不安。愚謂代京宜建畿置尹,一如故事, 崇本重舊,以光萬葉。」高祖善之。

北周

宣帝大象元年置東京

按《周書宣帝本紀》:「二月癸亥,詔曰:『河洛之地,世稱朝 市。上則于天,陰陽所會;下紀于地,職貢路均。聖人以 萬物阜安,乃建王國。時經五代,世歷千祀,規摹弘遠, 邑居壯麗。自魏氏失馭,城闕為墟,君子有戀舊之風, 小人深懷土之思。我太祖受命酆鎬,胥宇崤函,蕩定 四方,有懷光宅。高祖神功聖略,混一區宇,往巡東夏, 省方觀俗,布政此宮,遂移氣序。朕以眇身,祗承寶祚, 庶幾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一昨駐蹕金墉,備嘗 遊覽,百王制度,基趾尚存。今若因脩,為功易立,宜命 邦事,修復舊都,奢儉取文質之間,功役依《子來》之義。 北瞻河內,咫尺非遙,前謂經營,今宜停罷』。」于是發山 東諸州兵,增一月功,為四十五日役,起洛陽宮常役 四萬人,以迄于晏駕。并移相州六府于洛陽,稱東京 六府。辛卯,詔徙鄴城《石經》于洛陽。又詔曰:「洛陽舊都, 今既修復,凡是元遷之戶,並聽還洛州。此外諸民欲 往者,亦任其意。河陽、幽、相、豫、亳、青徐七總管,受東京 六府處分。」

煬帝大業元年置東都

按《隋書煬帝本紀》,仁壽四年七月,即皇帝位,十一月 乙未,幸洛陽。癸丑,詔曰:「乾道變化,陰陽所以消息;沿 創不同,生靈所以順敘。若使天意不變,施化何以成 四時;人事不易,為政何以釐萬姓?《易》不云乎?『通其變 使民不倦。變則通,通則久,有德則可久,有功則可大。 朕又聞之,安安而能遷,民用丕變』。」雒邑自古之都,王 畿之內,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 塞,水陸通,貢賦等。故漢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見雒 陽。」我有隋之始,便欲創茲懷雒,日復一日,越暨于今, 念茲在茲,興言感哽。朕肅膺寶曆,纂臨萬邦,遵而不 失,心奉先志,因機順動,今也其時。群司百辟,僉諧厥 議。但成周墟塉,弗堪葺宇。今可于伊雒營建東京,便 即設官分職,以為民極。夫宮室之制,本以便生,上棟 下宇,足避風露,高臺廣廈,豈曰適形?故《傳》云:「儉德之 共,侈惡之大。」宣尼有云:「與其不遜也,寧儉。」豈謂瑤臺 瓊室,方為宮殿者乎?土階采椽,而非帝王者乎?是知 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也。民惟國本,本 固邦寧,百姓足,孰與「不足?今所營構,務從節儉,無令 雕牆峻宇,復起于當今。欲使卑宮菲食,將貽于後世。 有司明為條格,稱朕意焉。」大業元年三月丁未,詔尚 書令楊素、納言楊達、將作大匠宇文愷營建東京。 按《食貨志》,始建東都,以尚書令楊素為營作大監,每 月役丁二百萬人,徙洛州郭內人及天下諸州富商 大賈數萬家以實之。新置興洛及迴洛倉。又于皁澗 營顯仁宮,苑囿連接,北至新安,南及飛山,西至澠池, 周圍數百里。課天下諸州,各貢草木花果、奇禽異獸 于其中。開渠引榖,洛水自苑西入,而東注于洛。又自 板渚引河,達于淮海,謂之「御河。」河畔築御道,樹以柳。 又命黃門侍郎王弘、上儀同于士澄往江南諸州採 大木,引至東都。所經州縣,遞送往返,首尾相屬不絕 者千里,而東都役使促迫,僵仆而斃者十四五焉。時 帝將事遼、碣,增置軍府,掃地為兵,自是租賦之入益 減矣。

按《大業雜記》:大業元年,敕有司于洛陽故王城東營 建東京,以越國公楊素為營,東京大監安德公宇文 愷為副。廢三崤舊道,令開葼柵道。時有術人章仇太 翼表奏云:「陛下是木命人,雍州是破木之衝,不可久 住。聞開皇之初,有童謠云:『修治洛陽還晉家,陛下曾 封晉王,此其驗也』。」帝覽表,愴然有遷都之意。即日車 駕往洛陽,改洛州為豫州。

東都大城,周迴七十三里一百五十步。西拒王城,東 越瀍澗,南跨洛川,北踰谷水。宮城東西五里二百步, 南北七里。城南東西各兩重,北三重,南臨洛水,開大 道對端門街,一名「天津街」,闊一百步,道傍植櫻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