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1 (1700-1725).djvu/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十步有東華門,門東四十步,道北有文成門,門內有 文成殿,周以軒廊。東華門南四十步,左延福門,出門 東行一百步,至章善門街。乾陽殿西有西上閤,入內 宮閤西二十步,又行六十步,有西華門,出門西三十 步道有武安門,門內有武安殿,周以軒廊。西華門南 四十步,右延福門,出門西行一百步,至明福門街。大 業、文成、武安三殿御座,見朝臣則宿衛隨入。于其內 殿庭並種枇杷、海棠、石榴、青梧桐及諸名藥奇卉。東 有大井二,面闊十餘尺,深百餘尺。其三殿之內,內宮 諸殿甚多,不能盡知。則天門東二百步有興教門,門 北三十步有會昌門,門北二百步有章善門。入內尚 食進食、尚藥進藥、內尚進物,皆由此門。會昌門內道 左有內殿。內省、少府、內監、內尚、光祿、內廚道、右門下 內省、左六衛、內府、左監門。內府入章善門,橫街東百 二十步有重潤門,東有東宮、則天門,西二百步有光 政門,門北三十步有景運門,門北二百步有明福門。 入內宮,命婦入朝,學士進書,皆由此門入景運門,入 道左有內史、內省、祕書、內省、學士館。右監門、內府、右 六衛,內府,鷹坊、內甲庫,道右命婦朝堂,惠日、「法雲二 道場,通真、玉清二元壇」,接西馬坊,入明福門,北行三 十步,有元靖門。門內有元靖殿,周以軒廊,宮內別供 養經像之處。出元靖門,橫街,東行四十步,有修文殿, 西行百步,有閶闔重門,門南北並有仰觀臺,高百尺。 門西即入寶城。城內有儀鸞殿,殿南有烏桲林、栗林。 有葡萄架四行,行長百餘步。架南射堂,對閶闔門,直 西二百二十步,有寶城門出址。傍城三里,有方諸門, 門即員壁城。出寶城門西行七里,至青城宮,即西苑 之內也。

按《地理通釋》《東都通典》云:「故都城自周至隋大業以 前,常為都邑。今都城隋大業元年新築。」

《兩京記》:「煬帝登北邙,觀伊闕,曰:『此龍門耶?自古何為不建都于此?蘇威曰:『以俟陛下』。大業元年,自故都移于今所。其地周之王城,初謂之東京,改為東都』。」《六典》:「煬帝詔楊素、宇文愷移故都創造,南直伊闕之口,北倚邙山之塞,東出瀍水之東,西出澗水之西,洛水貫都,有河漢之象,東去故都十八里。」《太平御覽》:「煬帝遷」洛陽于故周之王城,即今東都城也。

高宗顯慶二年置東都

按:《舊唐書高宗本紀》:「二年春正月庚寅,幸洛陽。二月 辛酉,入洛陽宮。十二月丁卯,手詔改洛陽宮為東都。 洛州官員階品,並准雍州。」

按《唐書地理志》:「東都,隋置,武德四年廢。貞觀六年號 洛陽宮,顯慶二年曰東都,光宅元年曰神都,神龍元 年復曰東都,天寶元年曰東京,上元二年罷京,肅宗 元年復為東都。」

皇城,長千八百一十七步,廣千三百七十八步,周四千九百三十步,其崇三丈七尺,曲折以象南宮垣,名曰「太微城。」宮城在皇城北,長千六百二十步,廣八百有五步,周四千九百二十一步,其崇四丈八尺,以象北辰藩衛,曰「紫微城。」武后號「太初宮。」上陽宮在禁苑之東,東接皇城之西南隅。上元中置,高宗之季,常居以聽政。都城前直伊闕,後據邙山,左瀍右澗,洛水貫其中,以象河漢。東西五千六百一十步,南北五千四百七十步,西連苑,北自東城而東二千五百四十步,周二萬五千五十步,其崇丈有八尺,武后號曰「金城。」

按:《通鑑綱目》:「顯慶二年,以洛陽宮為東都。」

發明此《武氏志》也。武氏忌王、蕭之死,不居京師,故高宗崇飾別宮以處之。

元宗開元九年置中都

按:《舊唐書元宗本紀》:「開元九年春正月丙辰,改蒲州 為河中府,置中都。」

秋,七月,戊申,罷中都。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唐書地理志》:「河中府,河東郡,赤。本蒲州上輔,開元 八年,置中都為府,是年罷都,復為州。」

按《蒲州志》:「元宗開元九年,改蒲州為河中府,置中都, 以姜師度為尹。是年六月,罷中都,復為蒲州。肅宗乾 元二年,復改蒲州為河中府,以蕭華為尹。寶應元年, 號河中為中都。憲宗元和三年,罷中都,復為河中府。」

按唐書本紀不載中都廢置茲以舊唐書及朱子綱目為據然與唐書地理志所載歲月又不合考蒲志開元罷都後又載寶應元和廢置之事今並存之

十一年,置「北都。」

按:《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十一年正月己巳,如并州。辛 卯,次并州。改并州為北都。」

按:《地理志》:「北都,天授元年置,神龍元年罷,開元十一 年復置,天寶元年曰北京,上元二年罷,肅宗元年復 為北都。」

晉陽宮,在都之西北,宮城周二千五百二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