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十七卷目錄
順天府部彙考十
順天府學校考
順天府戶口考
順天府田賦考
職方典第十七卷
順天府部彙考十
順天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府縣志合載
本府。〈大興、宛平二縣附郭。〉
順天府儒學 在府治東南教忠坊。明洪武初,以元太和觀地為大興縣學,國子監為府學。永樂紀元,改北平布政司為順天府,府學為國子監,大興學為府學,并屬焉。規制未備,歲久漸圮。宣德二年,府尹李庸修理。于是大成殿、明倫堂、祠廡、齋舍、庖湢之所,煥然如新。大學士建安楊榮為「記。」 正統十一年,府尹王賢顧其舊址,四邊多為軍民所侵,不足以擴充堂構,因請復其地。遂拆故新之,為大成殿,翼以兩廡,前為戟門,殿與門為間各三,廡為間各五,因舊為廟以祠宋丞相信國文公。為六齋,進德修業,時習日新,崇術立教,於明倫堂東西治舍,以棲諸生。會饌有堂有廚、有庫而蔽之。重門、齋門、廚庫為間各三,饌堂為間各五,而舍為間十二倍於饌堂。觀成日,少司徒廬陵陳循為記。天順六年,府尹張諫以舊齋廡逼近堂廟,闢東西地廣之。堂之北創後堂五間,左右房各九間。廟之外,戟門、櫺星門,皆撤而新之。學之門外,樹育賢坊二,東西對峙。成化二年,府尹閻鐸銳意學政,凡前工未畢者,既皆足之。復念士之棲止不足勞於出入。擇堂齋前後隙地、增建號房。通前五十餘間。重建學外門三間。廟若廡、皆易朽以堅而加藻飾焉。學後面北民居錯雜。購而拓之為廚庫、為射圃。崇墉廣廈、煥然一新。大學士商輅為《記》。萬曆庚辰、督學商為正疏拓之。遷宋文丞相祠於學宮東。鄉人就其地建「懷忠會館。」 我
皇清肇興,右崇文教,群滿漢子弟,育之學宮《廟貌》。宮
牆,歲久傾圮,居人環近左右者,擅開門戶,侵占地基。府丞薛所蘊具疏清查侵占基址、禁止拆毀作踐。奉
旨「嚴行禁飭,刊立《木榜》。」
欽差工部營繕司滿、漢郎中,按基清丈,塞「擅開之門。」
拆占造之屋,修大成殿,建兩廡及泮橋,築崇垣以明界址。迄康熙乙巳,高爾位提督學政,與府尹甘文焜捐俸庀工鳩材。廟中自大成殿、大成門、櫺星門,儒學自大門、二門、奎星樓、明倫堂、啟聖、名宦、鄉賢諸祠及育賢坊次第修建。於是
文廟聿新,宮牆巍煥。舊有「尊經閣」 、「敬一亭」 基址已
經頹廢,方在議復舊規,以圖興舉。《大宛生員》俱屬府學,不更置
武學 制自明朝屬兵部,應考者係錦衣等七十八衛所。其鄉試為「京衛」 ,武舉獨為一榜。自康熙三年奉
旨歸併順天府學宮、與祿米倉鄰。教授一員、訓導一
員有四齋,曰《居仁》《由義》《崇禮》、「弘智。」 齋各一長,凡遇考試,令其保結。
太極書院 在京城內,元中書行省楊惟中建。惟中以河朔未知濂洛之學,建書院及周惇頤祠,以程顥、程頤、張載、楊時、朱熹、游酢配食,又刻《太極圖》《通書》《西銘》於祠壁,延禮江南名士趙復、王粹等為師,選俊秀子弟講授其間,由是河朔始知道學云。
首善書院 在京城內。《景物略》曰:「都門講學,始首善書院。首善書院,始天啟二年十一月、閏月二十至天啟四年六月罷。講罷,逐主講者都察院都御史吉水鄒元標,副都御史三原馮從吾。萬曆初,各以建言予杖去。泰昌初,徵入京,尋總憲、副憲。公暇輒會講城隍廟,聽者數百人,始議建書院宣武門內城下,御史周宗」 建董之。講堂三楹,供先聖,陳經史典律。院碑一,大學士葉向高文,禮部尚書董其昌書。講有期,日必竟講。未幾,崔魏盛黨禍深,御史倪文煥等詆為偽學,斥逐,請碎其碑。有疏曰:「聚不三不四之人,說不痛不癢之話,作不深不淺之揖,噉不冷不熱之餅。」 乃碎碑,暴其碎於門外,院且拆矣。崇禎改元,倪等伏法,院遂以存。後禮部尚書徐光啟率西洋人湯若望等,借院修曆,署曰「曆局。」
外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