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5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欒城 ,在州東二十里,遼時築。

田城 ,在州東二十里,遼時築。

西鄉城 在州西北二十里。又名都鄉。漢縣。樓桑村 在州西南十五里,道右。大桑高五丈,層陰如樓,蔭可十畝,漢昭烈故居也。昭烈兒時,與宗中兒戲桑下,指謂「帝王羽葆」,後因名村。經千五百年矣。今樹無存。旁有昭烈古廟。唐建寧五年建。按:《昭烈本傳》,幼指桑樹言日:「吾當乘此羽蓋車。」 叔父止之日:「汝勿妄言,滅吾門也。」 今《志》云云,失其語氣。

張桓侯故居 ,在州東北數里。又西五里有桓侯洗馬潭。

酈亭 在州西南樓桑村南三里,後魏酈道元故居。按《夢餘錄》:道元《水經注》云:「酈亭溝水,上承督亢溝,歷紫淵東。余六世祖樂浪府君自涿之先賢鄉,爰宅其陰,西帶巨川,東歷茲水,其水東南流,名之為酈亭溝。」 道元蓋世居于此也。道元襲父範永寧侯爵,執法清刻,治尚威猛,歷有能稱,好學,博覽古圖書。所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卷,行世。

邵村 在州西北十里,康節故里。

北臺村 在州東三里。宋太祖故里,今為「清涼寺。」

姚莊 在州西北里許。漢桓侯張飛生於此,遺址尚存,行人呼為「張飛店。」

督亢陂 在州東南十五里。燕太子丹遣荊軻獻《秦王圖》,即其地。陂有故亭址,高丈餘,周七十餘步,土人稱之曰「督亢亭。」 今名海龍祠。

汾門 在州西南十里,對長城門,謂之汾門。《史記·世家》:「孝成十九年,趙與燕易以龍兌、汾門與燕,燕以葛城、武陽與趙。」 即此。又謂之梁門。易水東分為梁門坡。

燕昭王臺 ,在州西南五十里。昭王嘗求仙於此。臺東有三峰,甚高峻,「騰雲冠峰,高霞翼嶺,岫壑沖深,含煙鎖霧。」

展臺 在州西南。相傳燕昭王嘗展禮於此。華陽臺 ,在州城內。舊傳燕太子丹與樊將軍置酒華陽館,出美人奇馬,即此處。

廣陽城 在州西南十五里。後漢劉良封于此。鐵柱 ,在州西北三十里。大禹治水,嘗纜舟于此,其山遂名「鐵柱。」

漢《崔寔頌德碑 》。在涿州,大鴻臚袁隗撰。寔字真長,桓帝時為尚書,免歸,著《月令》十二篇。《晉康王碑 》在涿州。

《范陽王虓廟碑 》在涿州。

《范陽王誨碑 》在涿州,孝武帝太元九年,唐《紫陽觀碑 》,元宗御製。在涿州,道士邊洞元修真成仙於此。

《重修蜀先主廟記 》,金王庭筠書。在涿州先主廟中。

房山縣

賈島庵 在縣西南十五里,唐賈島宅,址尚存。《景物略》曰:「房山縣南十里,睪然而土埠,唐詩人賈島墓也,榛蕪不可識。弘治中,御史盧某訪得於石樓村,讀仆斷碑,有據,乃植碑闢地三畝,大學士李西涯別樹一碑記焉。」

五侯村 在縣西南二十里。漢光武封王興五子為侯,居此。

「玉室洞天 」 在縣北七十里。張良辟穀處,有獨橋、十八灘。

鐵鎖崖 在縣西南七十里。相傳夏禹王治水於此,今斷崖上尚有鐵練下垂。

大安館 在大安山上,五代劉仁恭建。仁恭師方士王若訥,學煉丹羽化之術,遂創宮觀,置「玉河縣」 以供給之。

瑞雲宮 ,在縣西北二十餘里。金太祖陵側,址尚存。

文靖書院 在縣西南七十里。祀元容城郡公劉因因,容城人,文靖其諡也。時考亭之學未行於北,而因獨窺其奧。因之弟子總管趙密、教授賈壤得因之說,以教房人,乃建書院,與祠奉之,取其諡以為賜額云。

金章宗歇涼臺 在縣西二十里茶樓頂上。呆漢臺 在縣北十二里,上多雲霧。世傳曾有仙人著棋於此,有樵夫旁觀,爛其斧柯。

龍門臺 在縣南二百里。四面皆山,澗深莫測。內有一竅,上建龍神廟。

皇后臺 在縣西南二十里。臺下有《龍潭碑記》存焉。

釣魚臺 在縣西北二十里。馮賢隱退,垂釣于此。

《隋房山石經 》。「開皇中,釋靜琬鑿石刻經一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