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6 (1700-1725).djvu/1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水部備考》:「白石閘西至青龍閘二十里,至元二十九 年建。」

《順天府志》:「鎮國寺在白石橋。」

《元史泰定帝紀》:「致和元年三月,命僧千人,修佛事於 鎮國寺。」

《燕都游覽志》:「駙馬都尉萬公白石莊在白石橋稍北, 臺榭數重,古木多合抱,竹色蔥蒨,盛夏不知有暑,附 郭園亭當為第一。」

《帝京景物略》:「萬駙馬白石莊有爽閣、鬱岡軒、翳月池。」 《燕都游覽志》:「延壽菴在白石橋西二里,殿宇精嚴。其 後高樓九楹,左右翼樓各五楹,一啟西窗,嘉木纖蘿, 紛敷翳薈,西山隱映,若以翠屏圍之。」

《帝京景物略》:「萬曆四年,西竺南印土僧左吉古魯東 入中國,初息天寧寺,後過阜成門外二里溝,見一松 盤覆,趺坐其下,默持陀羅尼咒,匝月不食。僧耳環手 缽紅罽衣蒼紫面,而髯鬈,肖古達摩相。畢長侍奏之, 賜織金禪衣,為建寺曰西域雙林寺,殿供三大士,西 番變相也。寺後一土山,山前一塔,旁多朱櫻。」

《穀城山房集》:萬曆初,大璫馮保營葬地,造寺,曰「雙林。」 雙林,馮之別字也。

《帝京景物略》:「興教寺在雙林寺東,成化二十一年建, 以居大興法王結幹領占者。」

《元史世祖紀》,「至元七年二月,築昭應宮於高梁河。」 《成宗紀》:「大德五年二月,賜昭應宮地百頃。」

《帝京景物略》:「昭應宮在雙林寺西,元至元中建,龜蛇 兆焉。正德八年修,蛇復馴出,赤質黑章,金文爛然,大 學士費宏碑文記之。」

雙林寺西二里,有神虎橋。橋四石虎。萬曆中,一虎夜 逸,遂名「三虎橋。」

《燕都游覽志》:「大佛寺在西直門北三里,寺後有高阜, 積土甃石為之,廣袤幾二里。山上有真武祠,踏青士 女,正月必先至其地。」

《淥水亭雜識》:明正德癸酉,司禮監太監張雄建寺於 宛平縣香山鄉魏吳村,賜額曰「大慧」,并護敕勒於碑。 寺有大悲殿,重簷架之,中範銅為佛像,高五丈,土人 遂呼為大佛寺。嘉靖中,太監麥提督東廠,於其左增 蓋祐聖觀。於是合寺觀計之,殿宇凡一百八十三楹, 拓地四百二十一畝。蓋是時世宗方信道士而厭緇 流內官,惟恐寺剎之毀,故建道觀於其傍。而寺後之 山,又有真武祠,藉此以存寺也。寺之始建,大學士茶 陵李東陽為《碑》,工部尚書湯陰李鐩書之,新寧伯譚 祐篆額。其增置祐聖觀也,大學士餘姚李本撰文,禮 部尚書高安吳山書之,成國公朱希忠篆額。其後萬 曆壬辰重修,則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太倉王錫爵撰 記。

《順天府志》:「李東陽墓在城西魏吳村。」

《瓦釜漫記》:「西涯墓在北京城外,其家族姓漸微,至以 墓前白石碑搗碎,與販鹽者插和以賣。吁!可慨也。」 《長安客話》:出真覺寺,循河五里,玉虹偃臥,界以朱欄, 為廣源閘,俗稱「豆腐閘」,即此。閘引西河水東注,深不 盈尺,宸游則陼水滿河可行龍舟,緣溪雜植,槐柳合 抱,交柯雲覆,溪上為龍舟駐處,每通惠河水涸,糧運 不前,則遣官於此祭禱請水焉。

《水部備考》:「廣源閘在西直門西七里,至元二十六年 建。」

《燕石集》:「英廟,文宗兩朝御舟,藏廣源閘上別港。」 《長安客話》:「萬壽寺在廣源閘西數十武,殿宇極其閎 麗。寺左鐘樓,前臨大道鐘,鑄自文皇,徑長丈二,內外 刻佛號彌陀、法華諸品經,蒲牢刻《楞嚴咒》,銅質精好, 字畫整雋。相傳為沈度筆,少師姚恭靖公監造。近年 自宮中移此,擊之,聲聞數十里。有山亭,在佛閣後,可 結趺」坐。

《野獲編》:「萬曆五年三月,建萬壽寺於西直門外七里。 先是京師有番經、漢經二廠,年久頹圮。穆皇帝重修 未竟,上移貯《漢經》於此中。其正殿曰『大延壽,閣曰寧 安,重樓複榭,隱映蔽虧。寺後壘石為三山,以奉西方 三大士,蓋像普陀、清涼、峨嵋。凡占地四頃有奇,浹歲 即成。時司禮監大璫馮保領其事,先助萬金。潞邸及』」 諸公主妃嬪以至各中貴,無不捐貲。其藻繪丹雘,視 《金陵三大剎》不啻倍蓰。

《燕都游覽志》:萬壽寺在真覺寺西二里,神宗朝敕建, 丹樓紺宇,幾與大內等葢。上幸山陵,嘗為駐蹕地也。 方丈築山,上有廣榭,下峙小亭。寺僧云:「先帝曾於此 尚食。」後有圃數頃,賜出萬石大鐘,乃太宗時製,昔懸 於樓,邇年有訛言「帝里白虎分不宜鳴鐘者,遂臥鐘 於地。」

《帝京景物略》:「萬壽寺在廣源閘之西,萬曆五年,太監 馮保奉命作。中大延壽殿五楹,旁羅漢殿各九楹,後 藏經閣,高廣如中殿。左右韋馱達摩殿各三楹。方丈 後輦石為山,所取土處為三池,山上三大士殿各一, 三池共一亭。山後圃百畝寺碑,大學士張居正奉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