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6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豐潤縣志》:「十四年冬十二月,雷。」

《客燕雜記》:嘉靖間,李攀龍、王世貞、徐中行輩俱官西 曹,相聚論詩,建白雲樓於四川司中,榜諸君詩。李詩 警句云:「諸山城上出,落日署中寒。」時人目刑部為外 翰林。

《碣石叢譚》:「霧靈山樹有瘰𤻤如黑芝,戚元敬將軍製 以為杯,裡,飾白金,以遺朝士。諸公為作《芝杯歌》。」 《穀城山房筆麈》:嘉靖中,陶仲文、邵真以祈禱用事,請 拆毀寺院,沙汰僧尼,焚佛骨於大通橋下。

《世宗實錄》,「嘉靖十五年四月,上親詣景陵,語郭勛等 曰:『景陵規制獨小,又多損壞,其於宣宗皇帝功德之 大,殊為勿稱。當重建享殿,增崇基構』。」

今言嘉靖十五年作壽陵君即位,為椑禮也。壽宮在 十八道嶺。

《嘉靖祀典》:嘉靖十五年,禮部諸臣上言:「帝后合葬,諸 妃陪葬,古今經常之制。英宗皇帝遺詔,皇妃他日宜 合葬,惠妃亦當遷來,以後諸妃次第祔葬,聖訓具在。 今《會典》止載睿皇后錢氏合葬裕陵,諸妃竟無陪葬 者,茂陵亦無陪葬,莫考其故。臣等竊以諸妃陪葬,義 則不當。由隧,宜於外垣之內,寶山城之外,明樓之前, 左右相向,以次而祔,庶合禮制。」從之。

《邊庭碩畫》,嘉靖中,許論上言:「渤海所當山陵之北,其 間有蘇家口,實為阨塞之地。自此直抵通州張家灣, 凡百十里。由張家灣至通州北塞籬村四十里有白 河,水深沒馬,可據為守。惟塞籬村至蘇家口七十里, 地形平漫,每為賊衝。若密築敵臺,界之以牆,使京師 有重關之險,策之得也。」從之。

《通州志》:「十五年十月,地大震,漷縣同日俱震,居民房 屋傾圮。」

《霸州志》:「十五年,地震,有聲如雷。秋,大水。」保定縣同。 《世宗實錄》:「嘉靖十六年三月,上駐蹕沙河,視文皇帝 行宮遺址。禮部尚書嚴嵩因言:沙河為聖駕展視陵 寢之路,南北道里適均。我文皇肇建山陵之日,即建 行宮於茲。正統時為水所壞,今遺址尚存,誠宜修復 而不容緩者。且居庸、白羊近在西北,若鼎建行宮於 中,環以城池,設官戍守,寧獨車駕駐蹕為便,而封守 慎固,南護神京,北衛陵寢,東可以蔽密雲之衝,西可 以扼居庸之險,聯絡控制,居然增一北門重鎮矣。」上 是其議,命即日興工。

《玉田縣志》:「十六年大水。」

《遵化舊志》:「十六年春夏大旱,赤地如爍。」

《國朝典彙》:嘉靖十七年,上閱長陵碑,欲更成祖諡號, 命鋟木加碑上。郭勛上疏,以為宜盡礱舊字更書之, 可以垂永久。上不悅曰:「朕不忍琢傷舊號。」下禮部翰 林院議。部覆請遵上諭,如式刊製,擇吉奉安。詔可。 《昌平山水記》:東山口內一里水中有小山曰平臺山, 成祖嘗駐蹕焉。嘉靖十五年,上命作亭於上,名曰聖 蹟。十七年四月,上幸平臺山,祀成祖文皇帝於亭中。 亭圓,以白石為欄,盤旋數十級而上御題「聖蹟」二字。 當口一小山,曰「影山。」口內北三里有蟒山。

《遵化舊志》:「十七年,星隕有光。」

《肅皇外史》:「嘉靖十八年四月己亥,良鄉離宮成。初,帝 命於良鄉琉璃河陽建立離宮,至是適成。庚戌,帝次 良鄉,御離宮。」

《建築疏稿》:嘉靖十七年十一月,敕兵部左侍郎樊繼 祖,「沙河駐蹕之所,宜有城池,其往相度。」乃同巡撫戴 金、陸鈳,巡按胡守中、王應,兵備副使潘鎰,橫直量度, 通一千一百五十五丈八尺。其城垣四面量度停中, 惟南北二門乃鑾輿出入之處,各開三門。中門視左 右為大,南北二樓,比東西亦加偉。其城外濬池,約離 城六丈五尺、闊二丈,深一丈。以嘉靖十八年正月興 工。既竣。得旨:「城門南名扶京,北名展恩,東名鎮遼、西 名威漠。」

《固安縣志》:「十八年旱,麥苗盡枯。」

《文安縣志》:「十八年秋,大水。」

《保定縣志》:「十八年無麥。」

《昌平州志》:「十九年建鞏華城。」

《寶坻縣志》:「十九年並頭蓮生。」

《東安縣志》:「二十年春二月十五日,下紅黃沙黑暗白 日執炬。」

《遵化舊志》:「二十年夏旱。」

《香河縣志》:「二十年五月大旱,五穀槁死。」

《昌平州志》:「二十年夏四月,因沙河安濟橋衝決,特命 工部重修。」

《密雲縣志》:「二十年,飛蝗蔽天,食禾幾盡。米價騰貴,至 斗千錢。」

《遵化舊志》:「二十一年霪雨。」

《豐潤縣志》:「二十一年,霪雨傷稼,霾沙屢作,蝗蝻遍地, 賑饑。」

《東安縣志》:「二十一年四五月間,瘟癘大行,比屋染死, 有絕其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