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6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香會,有為首者掌之,盛設鼓樂、旗旛,戴甲馬,群迎神 以往。男婦有跪拜而行者,名曰「拜香。」

四月八日,燕京高梁橋碧霞元君廟,俗傳是日神降, 傾城婦女往乞靈祈生子。西湖景玉泉、碧雲、香山,遊 人相接。又傍近有地名「秋坡」,都中伎女競往逐焉,俗 云「赶秋坡。」

《燕都游覽志》:先是四月八日,梵寺食烏飯,朝廷賜群 臣食「不落夾」,蓋緣元人語也。嘉靖十四年,帝以其名 不雅馴,乃賜百官於午門食麥餅宴。

《宛署雜紀》:燕都自五月一日至五日,飾小閨女,盡態 極妍。已出嫁之女,亦各歸寧,俗呼是日為「女兒節。」 《彊識略》:「五月五日,賜文武官走驃騎於後苑。其制:一 人騎馬執旗引於前,一人馳騎出呈藝於馬上,或上 或下,或左右,騰擲趫捷,人馬相得,如此者數百騎。後 乃衣番服,臂鷹走犬圍獵狀,終場俗名曰『走繲』。」觀畢, 賜宴而回。

《識小編》:「永樂時,禁中有剪柳之戲,即射柳也。」

《燕北雜記》:「五月五日午時,採艾,摘葉與綿相和。絮衣 七事,遼主著之,番漢臣僚各賜艾衣三事。渤海廚子 進艾糕。」

《北京歲華記》:五月朔日至旬杪,女兒艷服,帶花滿頭。 五日前民間不得市蘇州蓆子,端午用角黍杏子相 遺,挈酒游高梁或天壇,壇中有決射者,蓋射柳遺意。 薄暮爭門入,無賴子弟以是日刺臂作字,或木石鳥 獸形。民間是日生子,束一木或荊條,祭於堂,斬其木 五六尺許,祝曰:「如是止,勿長抵戶。」

《野獲編》:京師最重午節,天壇游人極盛,聯鑣飛鞚,豪 門大估之外,則中官輩競以騎射為娛,蓋皆賜沐請 假而出者。內廷自龍舟之外,則修射柳故事,其名曰 「走驃騎。」蓋沿金、元之俗,命御馬監勇士馳馬走解,不 過御前一逞迅捷而已。惟閣部大老及經筵日講詞 臣,得拜川扇、香果諸賜,視他令節獨優。

《柳堂遺集》:都人以五日遊為「耍青」,十日遊為「送青。」 《野獲編》:六月六日,本非令節,但內府皇史宬曬曝列 聖實錄、列聖御製文集諸大函,則每歲故事也。至於 時俗,婦女多以是日沐髮,謂沐之則不膩不垢。至於 貓犬之屬,亦俾浴於河。京師象隻皆用其日洗於郭 外之水濱,一年惟此一度也。

《北京歲華記》:「六月十二日,御廐洗馬於積水湖,導以 紅仗,中有數頭,錦帕覆之。最後獨角青牛至,諸馬莫 能先也。」

《燕石集》:七夕前數日,種麥於小瓦器,為牽牛星之神, 謂「五生盆。」

《北京歲華記》:「七夕宮中最重,市上賣巧果。人家設宴, 兒女對銀河拜。」

《燕北雜記》: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迎節、送節、笑節。 《遼史》:「十三日,天子於宮西三十里卓帳宿焉。前期備 酒饌,翌日,諸軍部落從者皆動番樂飲宴,至暮乃歸 行宮,謂之迎節。十五日動漢樂大宴。十六日昧爽,復 往西方,隨行諸軍部落大譟三,謂之送節。」

《北京歲華記》:「中元節前,上冢如清明,各寺設盂蘭會, 以長椿寺為盛。晦日謂是地藏佛誕,供香燭於地。積 水潭、泡子河各有水燈。」

《元掖庭記》:「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 五釆絲穿九孔鍼,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 各出資以贈得巧者。」

《光祿寺志》:「七夕各宮供像,生牛郎、織女、從人、麒麟、象、 羚羊、海馬、獅子、獬豸兔,海味糖果糖菜,俱用白糖澆 成。」

《宛署雜紀》:「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曝日下,各自 投小鍼,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 細如線,觕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

《月令廣義》:「七月十五日,燕城鄉民薥黍苗麻粟苗,連 根及土,縛豎門之左右,別束三叢,立之門外,供以麪 果,呼為『祭麻穀』。」

《月令廣義》:燕都士庶,中秋餽遺月餅、西瓜之屬,名「看 月會。」

《北京歲華記》:「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像,符上兔如 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中蟾兔,男女肅拜燒香, 立而焚之。」

《燕都游覽志》:「重九日,敕賜百官花糕宴。」

《北京歲華記》:「九日集」無定所,而阜成門外真覺寺金 剛寶座,游人為多。市上賣糕人,頭帶「吉祥」字,霜降後 𩰚鵪鶉籠於袖中,若捧珍寶。 《北京歲華記》:十月朔上冢如中元,祭用豆泥骨朵。 《宛署雜紀》:燕市賣靴人,以十月一日為靴,生日供具 祭之,以其陰晴卜一冬寒燠。

《孤樹裒譚》:京師最重冬節,不問貴賤,賀者奔走往來, 家置一簿,題名滿幅。自正統己巳之變,此禮頓廢。 《北京歲華記》:「十一月,人家墐戶藏花木於窖,食兔羹。 女子嫁者多歸寧,為母浣濯,曰報娘恩。琢石如彈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