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6 (1700-1725).djvu/7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十三卷目錄

 順天府部雜錄四

職方典第四十三卷

=順天府部雜錄四{{{1}}}

五城坊巷衚《衕集》教忠坊十鋪。元殺文丞相於此地, 故名。

《元史選舉志》:「國初,燕京始平,宣撫王揖請以金樞密 院為宣聖廟。二十四年,既遷都北城,立國子學於國 城之東,乃以南城國子學為大都路學。」

《百官志》:「至元二十四年,既立國學,以故孔子廟為京 學,而提舉學事者仍以國子祭酒繫銜。」

《王楫傳》:「楫判三司時,都城廟學既燬於兵,楫取舊樞 密院地,復創立之,春秋率諸生行釋菜禮,仍取舊岐 陽石鼓列廡下。」

《春明夢餘錄》:「順天府學,故報恩寺也。元末有僧遊湘 潭,募造報恩寺,尚未安像。明師下燕,戒士卒毋得入 孔聖廟,僧倉皇借宣聖木主置殿中,後不敢去,遂以 為學。其地元之柴市也,文文山授命焉。東有祠,西有 館,曰教忠,再西有坊,曰育賢。」

《帝京景物略》文:「丞相祠,國初北平按察司副使劉崧 立。」

《析津日記》:「普德寺,俗呼大佛寺,建置年月無碑記可 考。」

《名勝志》:「大興縣,金名也,本秦薊縣地,縣治在北城教 忠坊。」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大興,秦薊縣。漢為廣陽國。東漢 為郡,兼立幽州,仍為薊縣。晉屬燕國。元魏亦為幽州, 立燕郡。隋為涿郡。唐為幽州治所。開元二十三年,陞 為望縣。」建中二年,析西界置幽都縣。五代亦為薊縣。 石晉割地予遼,遼為幽都府,開泰元年,更縣為析津。 金得之,割以遺宋。宣和七年,復歸金。天德五年,改大 興縣,與宛平同為赤縣。洪武中,屬北平倚郭縣。 元混一。《方輿勝覽》。「白馬祠,昔慕容氏都燕羅城,有白 馬前導,故因以為祠。」

《春明夢餘錄》:「關帝廟在皇城北安門東者,白馬廟隋 基也。姚彬盜馬廟在三里河天壇北,亦隋基也。」 《五城坊巷衚衕集》:「崇教坊十四鋪,有大聖寺、淨居寺、 極樂寺、崇興菴。」

《順天府志》:「極樂寺在崇教北坊,元至元間建。」

開元寺在崇教南坊,俱有《敕建碑》。

《帝京景物略》:都城東北隅,坊曰「崇教」,街曰「成賢」,國子 監在焉。國初本北平府學,永樂二年改國子監。左廟 右學,規制大備。「彝倫堂之松,元許衡手植也。廟門之 石鼓,周宣王獵碣也。」

《春明夢餘錄》:「國子監在城東北,即元舊學。洪武改為 北平郡學。永樂仍為國子學,又改為國子監。正堂七 間曰彝倫堂,元之崇文閣也。中一間,列聖幸學,俱設 坐於此,上懸《敕諭》五通。東一間,祭酒公座,面南司業 座,面西。堂前為露臺,臺南中為甬路,前至太學門長 四十三丈,聖駕臨幸由之。東西為墀,諸生列班於此。」 後堂三間,東講堂三間,西講堂三間,藥房三間。折而 東,為繩愆廳三間,鼓房一間,率性堂、誠心堂、崇志堂 各十一間,博士廳三間,鐘房一間,修道堂、正義堂、廣 業堂,悉如率性堂。六堂乃諸生肄業之所。東折而南, 為廊房九間。門一間,西亦如之。太學門三間,門東《敕 諭碑》一通。洪武十五年申明學制一通,洪武三年定 《學規碑》一通,洪武初年欽定永樂三年「申明學規碑」 一通,洪武十六年并三十年《欽定廟學圖》一通。廟學 規制,地界四至丈尺勒。正統十二年十一月初四日 立。外西東井亭一,又東為持敬門以入廟;自中少北 為儲門,以通啟聖祠、土地祠及典簿、典籍掌饌廳倉 庫之路,祭酒東廂亦由此入。西井亭一。又西為退省 號門,自西少北為廣居門,以為司業入廂、諸生入號 之路。墀內雜植槐柏共二十株,前為集賢門三間,門 前為通衢,東西牌坊各一,題曰「國子監監衢。」東西牌 坊各一,題曰「成賢街。」彝倫堂、後齋明所九間,格致、誠 正號,每號計三十七間。嘉靖七年作「敬一亭」,御製《聖 諭》,共碑七座,前為大門,題曰:「敬一之門。」祭酒廂房在 亭東。司業廂房在亭西。會饌堂一所,在監東北。土地 祠五間,在饌堂門之右。典籍廳五間,在饌堂門之左。 典簿廳三間,掌饌廳五間,退省號及廣居。門之西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