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7 (1700-1725).djvu/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武清縣志》:「洪武初,舊城遭水患,遷縣於西八里元衛

帥府鎮撫衙,即今治也。正德六年,罹流賊之變,知縣 陳希文始築土垣。嘉靖二十二年,霸州兵備副使楊 大章以垣內多曠地,截去東北二面,築土城,樹以女 牆。隆慶三年,巡撫都御史劉應節總督軍務,兵部侍 郎譚綸甃以磚城,周圍一千五百七十丈,高二丈七」 尺,雉堞一千九百八十八,敵臺一十八座,三門各建 城樓,北面無門,建《鎮雍樓》。

《武清縣志》:「縣治在城北,儒學在縣治之南。」

《寰宇通志》:「法昌寺在縣治東北,永樂十八年建。」 《方輿紀要》:「漷水店在縣北三十里,往來孔道也。」 《元史·百官志》:「河西務十四倉,曰永備南倉、永備北倉、 廣盈南倉、廣盈北倉、充溢倉、崇墉倉、大盈倉、大京倉、 大稔倉、足用倉、豐儲倉、豐積倉,恆足倉、既備倉。」 《方輿紀要》:「河西務在縣東北三十里,自元以來,皆為 漕運要途。明初」,大軍由直沽敗元人於河西務。今為 商民攢聚舟航輻輳之地,設戶部分司駐焉。隆慶六 年,築城環之,可以守禦,有河西驛,并置巡司於此。 《穆宗實錄》:「隆慶四年八月,築通州河西務城。」

《長安客話》:「河西務,漕渠之咽喉也,春夏之交病涸,夏 秋之交病溢。濱河建有龍祠,以時祭禱。兩崖旅店叢 集,居積百貨,為京東第一鎮。戶部分司於此榷稅。」 《武清縣志》:「小直沽有巡司。」

《長安客話》:楊柳青地近丁字沽,四面多植楊柳,故名。 于文定慎行詩:「楊柳青垂驛,蘼蕪綠到船。」潘舍人季 緯詩:「客路蘼蕪綠,人家楊柳青。」

《方輿紀要》:「楊青驛,在縣東南一百五十里,舊置驛并 遞運所於此。嘉靖十九年,改置於天津衛,今屬河間 府靜海縣。」

新莊在縣西南八里,亦運河所經,今為新莊鋪。又縣 有八里莊,正德中,流賊劉六等作亂,官軍擊之於八 里莊,敗績。

《縣志》:「縣西南三十里有長城故址,延袤數百里,相傳 戰國時燕所築。」

《方輿紀要》:「霍堡,在縣西。唐武德初,竇建德攻幽州不 克,乃分兵掠霍堡及雍奴等縣,為幽州總管羅藝所 敗。堡蓋居人霍氏所築,以自固也。」

《武清縣志》:「三角淀縣南八十里,舊有城池,雲霧朦朧, 漁人每見城形四起,城門宛然。」

《浩然齋視聽》抄朱張海餉,自三山大洋徑至燕京,且 言自古所未嘗有,此道昉自今始。然杜少陵《出塞》詩 云:「漁陽豪俠地,擊鼓吹笙竽。雲帆轉遼海,稉稻來東 吳。越羅與楚練,照耀輿臺軀。」又《昔游》詩云:「幽燕夙用 武,供給亦勞哉。吳門持粟帛,汎海凌蓬萊。」然則自昔 燕地皆海運,非始於今矣。

《方輿紀要》:泉州城在縣東南四十里。漢縣,屬漁陽郡。 後漢因之。晉屬燕國。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廢入雍奴。 楊村驛,在縣南五十里。建文三年,平安敗燕兵於楊 村,進攻通州,不克。宣德初,駕征高煦,駐於楊村,即此。 舊有巡司,今革。管河通判駐焉。

《輿程記》:「楊村而東二十里為桃花口,又二十里為丁 字沽。由楊村而西北四十里為黃家務,又三十里為 河西務,皆運道所經也。」

《縣舊志》:「縣南百里有韓家村河泊所,今廢。」以上俱武清 《寶坻縣志》:「縣舊為土城,弘治間,知縣事莊襗始易之 以甎,高二丈六尺,周一千二十八丈,厚與高等,池闊 倍之。門四,其名循金之舊。門各建樓,東觀瀾,南迎薰, 西拱恩,北威遠。水關二,北開源,南節流。角樓四:東北 挹青,東南環碧,西南慶豐,西北樂治,合而名之曰拱 都城。有吏部侍郎王鏊、左春坊吳儼二碑。」

《寶坻縣志》:「縣治,金大定間相地在大覺寺之西。元季 兵火無存。洪武元年遷於城之西南隅。三年,縣丞柳 青重蓋儒學在縣治東北。元大德二年,中書省左丞 劉深、宣慰使都元帥朱斌、御史普顏創立。至正十年, 監邑黑廝彥明重修。有雷州路總管府經歷鄭德撰 記。洪武七年,知縣事何文信即學宮之右,闢地建射」 圃,亭自為記。弘治間,知縣事武尚信復修之,鉛山費 宏作《記》。

《名勝志》:「舊縣治在東門大覺寺內,有古鐘,傳自東海 浮來。」

《縣志》:「廣濟寺有遼碑二,一銀青榮祿大夫檢校司徒 宋璋佛殿記」,太平五年立,一重熙五年立。

《長安客話》:寶坻城中有石幢,高三丈,凡七級,石上雕 刻工巧,中貫鐵柱,頂以金為之。金皇統中建,俗傳下 有「海眼。」

《縣志》:「朔霞寺在縣西五里。」

《方輿紀要》:「王甫營在宣化縣北三十里,又縣北八里 有橋頭店,縣東南百二十里有黃沽店,俱官軍巡戍 處。」

《名勝志》:「羅將軍墓在縣北羅村」,即羅士信也。征高麗 經此,道卒葬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