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8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雹水 在州治西南六十?菥,源石獸岡,經黃伯陽洞前東流,一名「毖水。」

聖女泉 ,即前「覺山」 ,乃《濡水》支分,入城近東四里許。昔淵而不流,今無水。

馬跑泉 在州東北二十里。相傳唐太宗征高麗,駐軍於此。乏水,馬跑地出泉,故名。

女思谷 在州西南五十里。發源女思澗,東北流注於易水,謂之「三會口。」

五龍池 舊《志》一名蓮花池。池通源泉水,在州之西關外。明景泰四年,知州王濤疏之,以種蓮花當大,比歲產並頭蓮,登科者倍出。今淤。惠井 在州治大門路西。明知州陳濂修。

皇清知州朱懋文《重鑿》。

易水河 流在黑龍口,南連安州,西接安肅,延袤五十里。頻年夏水泛溢,久未修築。

皇清康熙九年,大尹趙士麟修堤三百二十步。

淶水縣志

金山 一作金絲山。其山高峻,矗起群峰。有一嶺名「朝陽」 如金,故名。在縣北四十里,狀類房室,昔人避兵於此,俗呼人安寨。

龍安山 山高溪深,人蹟罕至,真龍所居之地,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龍灣山 在縣北五十四里。麓有龍潭,人多潛匿其中,俗呼「鐵葉寨。」

長堤山 ,在縣西十里,特峙無群,可以遠眺。馬龍山 ,在紫涼山之西。

牆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形如峭壁,故名。水峪山 縣西北三十五里。半厓有汍泉,故名。「對厓」 隔澗有寺,澗有石橋。遍竹山 在水峪之西,上有菴。

傅房山 在水峪西北。山畔有厓,厓上有堂,堂中有蜂蜜。

竹子纏 在傅房山之西。其地多叢竹,故名。「天堂山 」 ,在縣北六十里,山勢峻夾,俗呼「天堂寨。」

和尚馱 在縣西北三十里。一名「石梯寨。」 九泉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

鐵鎖厓 在龍灣,其山高峰卓立,下有崖,水流至此,分一支入涿州,一支入淶水。

淶水 按《水經》「拒馬河出代廣昌縣淶山,東過遒縣北。又東南過容城縣北。又東南至泉州縣西南,東入八丈溝。又東過渤海舒縣北,東入於海。」 酈道元注云:「淶水有二源,俱發淶山。」

檐車水 出檐車硎。東南流注紫石水,又南注於淶水。

檀水 出故遒縣西北。檀山,在今縣西。

稻子溝河 在縣東十五里赤土村,係拒馬河分流。

長堤 自遒欄鋪直抵北山,以防遒欄河水,亦因以名社。

甎井 在縣南街大悲閣前。其味甚佳,堙塞已久。康熙十三年,知縣陸扆箴率京商王國相募修,建亭其上,額曰「問源亭。」 前浚方池,栽荷花,通邑賴之。

水利附

《滿城縣志》

夜借泊 又名「鴛鴦泊」 ,在縣北。往昔荒蕪,民莫知墾種。明嘉靖二十七年,邑尹袁欽儒觀其沮洳,相其水泉,教民排濬,開成水田二百餘畝,獲利甚多焉。

市頭村 沿河泉水,居民引以灌稻,為田百畝。西塘泊 即今「薄家菴」 ,有古水田百畝。

賈村泊 暨夏家莊一帶,亦有古水田二百餘畝。

張家莊 即一畝泉河水,舊原有水田百畝。隆慶初年,郡人孫中丞觀其地多沮洳,相其水勢,建石閘二座,蓄洩有法,沿河引水,開種稻田千有餘畝。

按:滿之水利雖有已興者,而其未興者尚有一二處,志之以俟後之興水利者,今盡屬旗下屯地。

《唐縣志》

舊《志》云:符城劉琛欲開渠引水於唐河西壖之西河村,累議不果。至金太和六年,劉弁尹唐,率吏民督成之。開渠風山之下,引唐河水灌田數千畝,又導而東,以灌鄰邑田。故老相傳,「唐河昔自下素村南折而東,經縣南十里,流入慶都,秋水時至,松山之材浮河而下,唐民利之。後自松山禁民失材木之利。又自河流」 日猛,徑自下素決而南趨,不復折而東南。樂以西,符城以東,遂潰為沙川十餘里,劉公開渠灌田處無復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