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68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十里。西至潤州四十里,南至海二十里,相傳以為今之「山海關。」

安喜縣 ,《遼史·地理志》:「本漢令支縣地,久廢,太祖以定州安喜縣俘戶置,在平州東北六十里。金大定中,改名遷安。」《遷安志》:「在縣東北二十里。」望都縣 ,《遼史地理志》:「本漢海陽縣,久廢,太祖以定州望都縣俘戶置。有海陽山,在平州南三十里。」《金史》:「本漢海陽故城,大定七年,更名海山縣,今樂亭有望都鎮,去府城。」闕。里。與《遼史》不符。義豐縣, 《遼史地理志》本黃雒故城。黃雒水北出盧龍山,南流入於濡水,世宗置縣,金、元二史並同,乃灤州倚郭之縣,當是洪武中併入州。松亭關, 《遼史地理志》澤州有松亭關。《宋史劉敞傳》:「奉使契丹,素習知山川道徑。契丹導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敞質譯人曰:『自松亭趨柳河,甚近且易』」,不數日可抵中京,何為故道,此譯相顧駭媿。《閻詢傳》使契丹,詢頗諳北方疆理,時契丹主在靴淀,迓者導詢由松亭往,詢曰,此松亭路也,胡不徑蔥嶺而迂枉若是。《金史·地理志》:松亭關,國名。斜烈只。誤入灤州《宗敘傳》:「出松亭關,取牛遞於廣寧。撻懶傳習古乃、婆盧火護送常勝軍及燕京豪族工匠,自松亭關入內地。」《通鑑註》引《金鹵節要》景州今遵化之東北,乃松亭關。今之喜峰口是也。

栗林 ,《金史張覺傳》:「左企弓等赴廣寧,過平州,覺使人殺之於栗林下。」 《遼史》言殺之。灤河西岸兔耳山 ,《金史張覺傳》:「敗闍母兵於兔耳山。」 案《五代史》,渝關北有兔耳山,今撫寧縣北有兔耳山。

箭笴嶺 《遼史太祖紀》:「天贊二年三月戊寅,軍於箭笴山,討叛奚胡損,獲之,射以鬼箭。」 《奚回离保傳》:「金兵自居庸關入,回离保知北院,即箭笴山自立,號奚國皇帝。」 《地理志》:遷州有箭笴山,統縣一,曰遷民。舊《志》云:「箭笴山,今石門寨北茶盆諸山也。」

長春宮 長春淀 《金史》石城縣有長春行宮。長春淀舊名大定淀,大定二十年更。《灤州志》:「長春淀在州西南百二十里,廢石城縣。」 但以為遼蕭太后所建,則非也。遼之長春宮在長春州,不在此。舊《志》:州城東八里有濯清亭,在灤河西岸,東南三十里有丹陽宮,皆金所置。

榛子嶺 。《金史·獨吉義傳》:世宗次榛子嶺,聞海陵死於軍中,謂義曰:「信如卿所料。」 今榛子鎮,灤河縣 ,遼置,與神山並屬澤州。金廢州,留神山以屬大定府,而灤河縣並廢。承安置惠州,升孩兒館為灤陽縣以隸之。至泰和罷。元復惠州,無屬縣,而置灤陽治焉。舊《志》云:張行人。舊志:遷安縣西北百六十里。元時立縣,隸大寧路。國朝廢縣為營,備禦官民居焉。今人知營非故治,指北垝垣為故縣,亦非也。蓋遼縣在今灤陽營,金灤陽縣在今漢兒莊,遼人以南人為漢兒,而設南面官,有漢兒司及漢兒行宮都部署,故館謂漢兒,其官及民居之也。地之山川環抱奇秀,至今父老言「古漢兒城焉。」 蓋《金史》轉語,以漢為孩耳,升館為縣,隔二十里,非復故名殊也。元之立治,屬檀景都提舉司,即遼之陷河採煉而屬澤州者。今因建營以名,猶三屯驛曰灤陽,永平驛曰灤河,皆非故縣地也。蓋山南曰陽,水北曰陽漢,莊在河北入灤,故金以名縣焉。遼之名河為縣,今之名「陽」 為驛者,皆重山與灤隔,其名與實違也。惟永平驛臨漆,漢莊驛,臨潵,而皆灤之支,總以「灤」 名焉。乃信父老言,不誣為別。遼金縣殊,及元復縣無考。今之為營者,冶也。

永平屯田總管府 《元史兵志》:「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八月,以北京採取材木百姓三千餘戶,於灤州立屯,設官署以領其事,為戶三千二百九十,為田一萬一千六百一十四頃四十九畝。」 大寧路海陽等處打捕屯田所 :《元史兵志》:「世祖至元二十三年,以大寧、遼陽、平灤諸路,拘設漏籍放良孛蘭奚人戶及僧道之還俗」 者,立屯於瑞州之西瀕海荒地開耕,設打捕屯田總管府。成宗大德四年罷之,止立「打捕屯田所。」 為戶元撥并召募共一百二十二,為田二百三十頃五十畝。

其不見於史傳,而今有其蹟者。

遷安縣北二十里為龍紀城,周二十四步。北四十里為楊買驢城,周五百步。並云金蕭太后所築。舊《志》云:「遼后世蕭氏有宮衛兵。平州既有提轄司,其安喜以北,交於澤州之灤河,多中京宮衛地,此或其宮帳軍耳。」 金后多徒單氏,不如遼有宮衛。妃有蕭氏,而后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