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0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巨窪千頃,一遇水澇瀉洩,三河奔放而北,淀水倒溢而南,三河不能容受,汪洋淜湃,縣境俱為洪波。

劈池 宋元豐四年,李立之言,「河決自乾寧軍劈池入海。」

天妃池 在縣南二里

河有六淺 ,曰「磚河」 ,曰「運坊」 ,曰李家,三淺,俱縣南;曰「留小」 ,曰「流河」 ,曰新莊,三淺,俱縣北。額設淺夫五十名,興濟歸併河東七淺,安堵寨淺、王家淺、流洪淺、安家淺、柳巷淺、李家淺、八里塘淺,淺夫七十七名,吳橋協濟五十二名,寧津協濟二十五名。

靜海縣

衛河

獨流河 在縣治北二十里。其地有蒲葦之利。見《一統志》。

「逆河 」 以海潮逆流,故名。

天津河

界河 《宋史》云:「御河自通利、乾寧入界河,達於海」 ,即天津河,乃宋、遼分界之處,故云。

赤龍河 在縣治北

寬河 在縣治東。以下諸河,但存其渠,旱則陸地,澇則一望無際。

土河

黑龍港河 :在縣治東。

牛郎河 在河西

九里河

小南河 :在縣治北四十里。

大南河

鹹水沽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乃出海要地,屯軍戍此,以防不虞。

「三叉沽 」 在直沽,今天津城邊。潞河清,衛河濁,二水合流,東注於海。

大直沽 :在縣治東北一百里。

小直沽 在縣治北九十里,即今天津置城處。丁字沽 在小直沽西南,其形勢有如「丁」 字之象,萬艘分載於此。

雙塘渡 在縣治南十五里。

在城渡 一在十字街口,一在真武廟口。獨流渡。

王莊渡

楊柳青渡 在縣治北四十五里。上「寒家樹。」 進北京比天津差近。

寨里口 在縣治南

渦子口 即縣治

獨流口

柳口

三叉口

辛口

稍直口 在縣治北

蘆北口 :在縣治東北。

賈家口 在衛河西。以上諸口,未必皆川。從來相傳三臺九口、十八沽,故諸口併誌之。

寧津縣

臥龍岡 :在縣治西三十里黃河中央。地形高阜,水溢不沒,形類臥龍,故因名之。

黃河 :在縣治西三十里,約廣一里許,自吳橋縣東南來,西北入南皮縣界。

胡蘇河 《禹貢》九河之一,在縣境。《寰宇記》云:「在滄之饒安、無棣、臨津三縣。」 許《漢志》云:「以其水若胡鬚,故名。」 又見《爾雅》。

簡潔河 ,《禹貢》九河之一,在縣境,《輿地記》云:「在臨津。」

鬲津河 《禹貢》九河之一,在縣境,見府。《河道志》云:鬲津在東光鬲縣界,中寧津即其地也。毛河,古毛河 ,自臨津縣境入清池縣,唐開元十年開。

土河 :在縣治南二十五里。

遲河 :在縣治東四十里。

流河三渡口 在縣治東四十里。楊盤店西河溝 在縣南十八里。

龍灣 :在縣治北十八里。

黑水灣 :在縣治南十五里。

龍潭 :在縣治西北三十里。水深莫測,苦寒不凍。相傳有龍窟,故名。土民建龍王廟於岸,旱潦祈禱之。

隄口 :在縣治西三十里。

隋隄 :在縣治北三十五里。其勢蜿蜒,若蒼龍起伏之狀。昔隋煬帝巡遊,駐蹕於此,令軍士築隄如垣。有居民耿姓守道守義者進膳,帝嘉之,因以所築隄賜名耿村。土民或稱「隋隄」 ,又多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