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0 (1700-1725).djvu/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望海橋在東四十里

南皮縣

登雲橋在縣學前。明知縣李正華建。

會川橋在縣南門西

砥柱橋在縣砥柱鎮

萬花橋在縣半壁店

靜海縣

雙塘渡在縣南十五里

楊柳青渡在縣南四十五里。

慶雲縣

迥瀾橋在縣東北五里。劉岳建。

天津衛

鴻溝橋在衛城西北,明景泰三年建。

安西橋在衛西門外,明弘治八年建。

河間府公署考        府志

本府。河間縣附郭。

府治在府城中正北,然屢經兵燹,僅蔽風雨耳。明永樂初,知府崔衍、宣德間知府李濬,相繼修葺。景泰間,知府王儉增飾之。成化庚寅,知府賈忠重建。弘治初,知府謝文始大其規模,號為完美。蓋自宋李肅之後,僅見此焉。正德辛未,知府張羽履任七月,府治災後,因修復之。嘉靖癸未,知府牛大麟益增修飾。丁酉,知府袁軒冕,甲辰知府丁以忠,萬曆己卯知府張問明,乙酉知府錢楷,俱增修。詹事府長洲吳寬撰「記。」

廣成庫,堂西東庫,堂東幕廳,堂東儀仗庫,堂西軍器庫,堂西戒坊,廳事前。西碑亭,守佐題名在內。束吏公廨二十七間,西吏公廨二十七間,東吏私舍共六十間,西吏私舍共六十間。迎賓館大門內申明亭在治大門東,明洪武六年建。凡有作奸犯科者,書其名罪揭於亭中,以懲惡警俗。耆民里長會斷民間戶婚,爭𩰚者咸集於此。旌善亭在府治大門西,明洪武八年建。凡民間孝子、順孫、義夫、節婦,則揭其行實於亭,以勸善道俗焉。今二亭設有《四隅老人》。

清軍廳在府治東

巡捕廳在府治西

管糧廳,在府治西。馬廳,省入內。

管河廳、理刑廳、經歷衙、知事衙俱在。

府治東

照磨衙、檢校衙,司獄司俱在府治西。

稅課司在福井巷西

醫學在府治前

陰陽學在府前

總逓鋪在府治東。《巨盈倉》在府治西南。

預備倉在巨盈倉後

養濟院「在府治西南。」

馬廠在府治西南,內有馬神廟,四時有祭。春祭房星馬祖,尊祖也。夏祭先牧,尚養也。秋祭馬社,敬乘也。冬祭馬步,存神也。

僧綱司在府治東資勝寺內。

道紀司在城隍廟內

都察院行寓在府治前

太僕分寺,在府治西南。

兵道行臺二,一在察院西,一在察院南。

守備司在府治西南

河間衛在府治東南,明永樂中建。

瀋陽中屯衛,在府治東南。明永樂元年建。大同中屯衛,在府治西南。明永樂元年建。大教場,在城外西北。

武備堂在城內東南隅,即舊草廠官地。知府劉敏寬建堂四楹,名曰「武備。」 明萬曆乙卯,知府杜應芳、推官簡麟重修。

都轉鹽運使司,在府城東一百五十里,滄州西南。

協鎮署,在府治前東大街。規模弘大。明崇禎年間,河間道駐劄。

順治十年改撫院衙門。康熙元年改總督,四年改提督,七年改總鎮,八年改協鎮。堂廨約共八十餘間。內有馬神廟三間,射箭廳一所,為內健兒習射之地。

河間縣治舊在府治前街之東。明洪武三年,本縣縣丞趙希賢遷於府治之南。

戒石亭在廳事前

景和鎮巡檢司在府東七十里。

養濟院在縣治西。宋謂之「居養濟院」 ,元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