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0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高宗以後,天下久安,府兵寖壞,衛士稍亡匿耗散,宿衛不能給。張說乃請募士宿衛,號曰彉騎。天寶以後,彉騎又稍變廢,士失拊循、折衝諸府,至無兵可支,遂停上下魚書,而番上宿衛者,人辱罵之,目曰「侍官。」 衛佐悉以假人為重奴。而六軍衛皆市人,富者販繒食粱肉,壯者為角觝拔河之戲。祿山反,皆不能授甲矣。

熙寧初,詔以歲閱當閱於州者,以指揮分番真定、瀛、洺、邢、滄等處為三番河北屯戍。大名府夏竦奏:「真定二路,當內外之衝,萬一有警,各籍重兵控守要害,迭為應援。若合為一,則兵柄太重,減之則不足以備敵。又滄州久隸高陽關,道路頗近,瀕海斥鹵,地形沮洳,東北三百里,野無民居,非賊蹊徑。萬一有警,可決漳河東灌塘淀,隔越賊兵,未易奔衝,不必別建一路。惟北京為河朔根本,宜宿重兵,控扼大河南北,內則屏蔽王城,外則聲援諸路。請為大名府澶懷衛、濱、棣、德、博州、通利軍,建為北京路,各置都總管一人,鈐轄二人,都監四人。」 平時秪以河北安撫使總制諸路,有警即北京署四路營都總管,擇嘗任兩「府重臣為之。」 議未決,竦入為樞密使,賈昌朝判大名府,復命規度。昌朝請如竦議:「惟保州沿邊巡檢并雄、霸、滄州界河二司兵馬,國初以來,拓邊最號強勁,今未有所隸,請立沿邊巡檢司,定州路界河司隸高陽關路。」 於是下詔分河北兵為四路,北京、澶、懷、衛、相、博、濱、棣州,通利、保順軍,合為大名府路,「瀛、莫、雄、霸、貝、冀滄州、永靜、乾寧、保定、信安軍合為高陽關路。鎮邢、洺、相、趙、磁州合為真定府路。保、深、祁州、北平、廣信、安肅、順安、永寧州,合為定州路。」 凡兵屯將領,悉如其議。元至正九年,立鎮撫司於直沽海津鎮。

十三年,命南北兵馬司各分官一員,就領通州、漷州、直沽等處巡捕官兵,往來巡邏,給「分司印,一同署事,半載一更。」

二十六年,命知樞密院事買閭以兵守直沽,命河間鹽運使拜住、曹履昌撫諭沿海竈戶,俾出丁夫從買閭征討。

按:瀛海為從來爭𩰚之地,故上世則屬齊、燕、趙之分疆,中古則為南、北朝之界域,近代則係遼、金、元之邊圉。兵屯將守,制度迭更,未可悉數。茲特略採大模,以資備覽而已。

河間府物產考        府志

《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納粟,五百里納米。」

《漢書》:「正北曰并州,其山曰恆山,藪曰昭餘祁,川曰滹沱嘔彝。」本注:「虖池,即滹沱河。嘔彝,出平舒。」 《浸》曰「淶易」,其利布帛,民二男三女,畜,宜五擾。馬牛羊犬豕《穀》宜五穀。稻黍稷麥菽

《唐書》:「土貢:絹、絲布、柳箱、葦簟、糖、蟹、鯉絝。清河郡貢氈十領,河間貢絹三十匹,景城郡貢糖、蟹三十三斤,莫州文安郡貢綿三百兩,棣州貢絹十匹。元宗時,東都門外創集賢書院。河間、景城、清河、博平四郡歲貢兔皮千五百張,為筆材。」 《宋史》:「河間繭絲織紝之所,出貢絲。滄州景城郡貢大絹、大柳箱。莫州文安郡貢綿。清」 州乾寧軍貢絹。瀛州高陽關貢絹。景州永靜軍貢簟絹。《金史》:「河間府產無縫綿、滄鹽、藺席、馬藺、花蟹、錢蝦、乾魚、香附子。」

《明一統志》:「鹽,鹽山縣有場香梨交河。」

縣出蓮魚,河間任丘二縣出《蔓荊子》。

南皮縣出蝦、蟹、蒲葦。青縣興濟《二》

縣出

穀部

竹根青  ,金蠶兒  金,苗兒  ,水裏紅,耙齒金  ,大葉黃  ,羅裙帶  ,朱裏紗,箭稈白  ,子母齊  ,龍爪金  ,齊頭白,壓翻車  ,靠山黃  ,奪麥場。以上粟、穀。《糝子》。性喜潦 春小麥,  秋小麥,  芝麻,穄、黍不粘。

菰蔣米出茭草中

米:大麥又名白麥稃薄而脆,以手搯之即成粉,故冠以「米」 字。

燕麥:《爾雅》:「蘥,雀麥。」 《本草》云:「故墟野林中,苗似小麥而弱,莖似𪍿麥而細。在處皆有之。唐人所謂燕麥,元非麥是也。」

野稻「不種而天成者」 ,隋時滄州魯城縣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