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2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天口閘 在本村

田家莊閘 在本村

吳家口閘 在本村

鄧家口閘 在本村

王家灣閘 在本村

賈家閘 在本村

邊家莊閘 在本村

恆利閘 在西留村北

順德府城池考

本府。邢臺縣附郭。

府城 ,舊圍九里三十步,厚二丈,相傳以為齊桓公所築,事既久遠,初無載籍可據。及考之隋

《圖經》
謂石勒所築號建平大城豈春秋時齊桓

公率曹衛所城,而石勒增之,是未可知矣。沈存中又謂郭進守西山時所築,厚六丈,上可臥牛,俗呼為臥牛城。又傳「城西南有拴牛石,東北有牛尾河,故名。」 未知孰是。隍深丈許,闊五丈,舊引達活泉水入城,周流街市。舊《志》:城中有板、石二橋,此其徵也。今水久不通,橋亦湮廢無存。城門舊止二重,天順四年,郡守濟寧楊浩各增甓城二重,起層樓其上:東曰「朝陽」 ,西曰「阜安」 ,南曰「通遠」 ,北曰「拱辰。」 成化二十一年,寶雞林恭復築堞,四隅起樓并箭樓、邏鋪。東、南、北門外,復築三石橋,改題門:東曰「弘濟」 ,南曰「來薰」 ,西曰「挹秀」 ,北曰「承恩。」 嘉靖元年,弘農王言重修。三年,通判袁咨濬隍,又深於昔,植柳千株。萬曆十年,嵩縣王守誠始易之以磚石,石基高丈餘,自基及牆共高三丈五尺,厚五丈有奇,圍十三里二十丈,樓臺警鋪逐一改作,視昔倍三之一也。又於四隅、四門共添馬道五,改題南門曰「率賓」 ,取合九省而北達京師之義。東曰「望齊」 ,以齊有城邢之功;西曰「歸安」 ,以邢西有夷儀之遷;北曰「鴛水」 ,厥水在北,因以為名。濬隍視昔更深且闊,仍於隄上築牆,以防剪伐。推官王宣化署府,又樹柳凡數千株云。

按《邢臺縣志》:北門又曰「國士衝豫讓橋,因以為名。」 隍濬後,因連旱水涸,隍內種禾漸以湮塞。萬曆十八年,知府張延庭、知縣朱誥復加浚治,水復盈隍,周圍樹柳數千株,而隄上廢牆復加築治,以禁剪伐,又巍然成勝概矣。

外州縣

沙河縣城 按《畿輔通志》,始建無考。先是嘗罹水患,移城於山西小屯,明弘治十八年還舊。知縣張瑾重築城,周圍五里二十步,高三丈,廣一丈有奇,池深二丈,闊如之。

按《沙河縣志》:「『崇禎十三年,知縣崔鍾英,節城五尺,南北二門,南曰詠薰,北曰拱辰』。崇禎十三年,知縣崔鍾英修南北門,磚城九十二丈七尺,隍深一丈有奇,闊二丈。順治十五年,知縣馮源周圍培栽柳樹。」

南和縣城 按《南和縣志》:「舊土城方四里。元至正年,縣令尹泰修築。明正統十四年,知縣王淵建四門。成化二十二年,知縣尹禎重修,開濬濠塹,創砌石橋。弘治三年,知縣門寧建城樓四座,歲久傾圮。正德九年,知縣李希夔重修,城高三丈,池深闊各二丈有奇,添設城樓、角樓各四座。嘉靖二十二年,知縣屈作城垛口」 易以磚。兵備道陳公明於堪輿遂開正明門,正對文廟。崇禎十一年兵火之後,灰煙一炬,止留東城樓一座。崇禎十二年,知縣謝繼遷修為磚城。高三丈,廣一丈,池深二丈有奇,闊如之。

平鄉縣城 ,按《畿輔通志》,即古南䜌城也。周圍三里二十三步,高三丈,廣二丈,池深一丈,闊二丈。明知縣丘陵、王濬、郭惠、馬思聰、孔彥光、何允升、王應各增修。

按《平鄉縣志》:「宋太祖建隆年,因漳河決,舊城壞。至真宗大中祥符年,徙置縣城,即今縣治。至明正統六年辛酉,知縣丘陵修。成化元年乙酉,知縣王濬修。正德五年,知縣馬思聰改建六城門,南曰來薰,北曰拱極,東南曰迎旭,東北曰捧日,西南曰寅餞,西北曰眺霞。」 萬曆十一年,知縣王應修城,修城門敵樓。

廣宗縣城 按《廣宗縣志》:「縣城周四里九十八步,崇二丈三尺,闊二丈七尺,上闊一丈二尺。隍深丈餘,闊二丈。明正統四年,知縣王義築。成化元年,知縣劉俊建四門,上各置樓。正德十五年,知縣游伸重修。隆慶四年,知縣張民範增繕之。高西門樓,易土堞以磚。萬曆二十二年,知縣馬協培其傾圮,益堞濬隍,闢復馬道」 ,增建四門甕城,甃以磚石,捍以鐵門,而層樓其上。副使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