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2 (1700-1725).djvu/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王公學謨碑其事

鉅鹿縣城 按《鉅鹿縣志》:「舊城在今縣北十有一里。唐端拱元年,因漳水大患,民無安居,遂徙縣於東南隅,即今邑地,舊址尚存 。城方七里十三步,高三丈,基闊三丈五尺,上闊一丈二尺,池附於城,深一丈五尺,闊二丈。初闢四門,南迎薰,北拱辰,東通陽,西安德。嘉靖七年,知縣張光祖重修聚奎門,俗稱為小東門。」 通舊為五,今塞。迤西對直學宮,城上復建一樓,名曰「桂籍。」 三十年,知縣王宮增修女牆,磚砌垛口凡七千六百二十八。知縣孔學易增修戍樓。萬曆五年,知縣張東曉重修城牆。萬曆十二年,西門內知縣何文極重建磚屏,週圍戍樓、瞭墩、巡鋪一十二座,俱重修郭去城里許,即禦漳水之隄也。至崇禎十二年,知縣孫《接武》《通包》為磚城。順治六年,知縣劉洪進增修城門樓四座,遠望巍然,蓋城頭窩鋪百有餘所。順治十七年,知縣王鼐創修西門外炤壁一座,以固風氣。

唐山縣城 :按《唐山縣志》:「城周圍三里許,池稱是,前無所考,惟金圍八里。元至正間,縣令齊光祖以紅巾亂,民寡難守,就東南隅城焉,即今城也。明成化中,知縣祁司員葺之,厚八尺,高三丈餘。後知縣貢珊、和承芳各加修葺。嘉靖間,知縣張天祿始建南北城樓及四角樓,制始完備。至庚戌,知縣冀國又增修之,雖基域」 未拓,而加高加廣,甓內牆益重,門增所未有,屹然永賴矣。萬曆壬午,南城樓頹圮,知縣李應奎重建。丁未,知縣楊于國修葺。崇禎六年,知縣劉經理以正北門「文星不耀」 ,改置乾向,修北城樓。崇禎七年,知縣謝汝明修南城,皆高舊樓一倍。

皇清順治戊子,「泜水衝城。」康熙八、九年間,知縣孫纘。

修葺城之南隅,接有附城,廣如縣城之制,而袤倍之,崇僅殺半。闢立三門,啟閉一如內城。蓋嘉靖初知縣盛鼎所創建。戊子泜河泛溢,週圍垣牆,十壞八九。康熙十年,知縣孫纘重修,復立三門,亦如舊制焉。

內丘縣城 按《內丘縣志》,據《山海經》《史記》,縣之設蓋遠矣,莫詳其始。唐文宗太和九年,河齕西北隅,乃東遷焉。今城之西垣,即舊城之東垣也。北城古跡猶存。正德六年,知縣王琄重修,週圍四里三十步,增副城,圍七里。嘉靖二十二年,知縣杜璁重修,高三丈,根闊二丈,頂闊八尺,垛口一千一百七十,弩臺十六,門樓四。崇禎八年,流寇逼擾,知縣王世泰以守垛人寡,併為六百二十垛。十年,知縣張文昺濬池及泉,門增三層:東曰《迎旭》,西曰《固域》,南曰《威遠》,北曰《清嘯》,嵂然峨然,可恃以無恐。十一年,本縣知縣高翔漢增高濬深底,巔徹七丈。

任縣城 按《任縣志》:「舊係土城,週圍五里五步,高三丈,基闊四丈,上廣二丈,池闊與高等,深半之。為門三,東曰鞏固,西曰金湯,北曰鎖鑰。上建樓櫓,門外皆設弔橋,創自元至大間。明景泰五年知縣劉譽、成化中知縣熊崇德、弘治中知縣韓濂,俱重修。嘉靖二十一年知縣曾守成,更葺之,高廣倍昔,建角樓四、女牆,易以」磚。萬曆元年,知縣袁闕。闢南門四十四年,本府通判署縣事凌子任謂「不利於士子」,塞之。崇禎十三年,知縣盧時升以守禦難恃,盡以磚築之,建敵樓三,炮臺二十四,女牆七百六十四,窩鋪,稱是巍峨壯麗,甲於諸邑。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杜天成重修,計三百八十丈《一》

尺。八年,知縣趙祥星遍植榆柳於城河兩岸。康熙七年,水衝壞西城八十五丈。八年,知縣季芷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