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2 (1700-1725).djvu/2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文廟 縣治東。正德十一年,知縣張瓚重修。

啟聖祠 文廟左。按任《縣志》,康熙七年訓導蔣泰徵重修。

名宦祠 櫺星門左

鄉賢祠 櫺星門右。按《任縣志》:「康熙六年,邑人苗澄、李鳳翔與名宦祠同修。」

明倫堂 《府志》未載。

敬一亭 「明倫堂前。」

按《縣志》:「文廟在察院東。廟制大成,殿左右為兩廡,前為戟門,門外為泮池,南為櫺星門。元延祐七年建,縣尹王貢重修。明正德十二年,知縣張瓚重修。嘉靖七年,知縣陳璣恢拓之。四十一年,太學生霍維茝、李士元、杜子偉鑄祭器。四十三年,署縣事教諭孫光裕重修殿廡及門牆。萬曆八年,知縣陳復彝闢化龍池。十」 八年,知縣李希尹鑄爐臺。天啟五年,直指使者宗師廣闢二戟門兩翼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杜天成重修殿廡。先是東西行

者,自鐘樓以達縣治,從櫺星門下過,輪蹄雜遝。順治十七年,知縣吳懷忠加築圍牆一曲,行者皆稍折而南,體制益備。其南為「太和、元氣坊。」 明天啟三年,知縣李繼恩建。康熙十四年,知縣季芷重修圍牆。

文昌閣 在文廟東南隅。明萬曆間,本府通判孫養霖攝縣事,創建未及半而去。末年,知縣范希滂踵成之。

明倫堂 前東為進德齋,西為修業齋,前為儀門,外為大門,堂後為敬一亭,亭後為饌堂。崇禎七年,知縣李之喬建尊經閣,四圍為號舍,今廢。東為教諭宅,又東為兩訓導宅,今圮。西為射圃,共一百四十七楹。明嘉靖四十三年,知縣孫榮先。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杜天成俱重修。

學田 折徵地四頃四十四畝。每畝徵租銀四分,共徵銀一十七兩七錢六分。

順德府戶口考

「府總            」 《府志》原額上中下三等九則折定下下人丁二十七萬七千七百四丁。於順治三年、五年、八年、十年、十二年、十四年、十八年,康熙五年、十年九次審編。奉。

旨開除「老亡人丁」一十四萬七千一十六丁。新增長

成人丁五萬七千七十四丁,見在人丁一十八萬七千七百六十二丁。內除紳衿優免本身丁三千二百二十八丁,實在行差人丁一十八萬四千五百三十四丁。於康熙十五年審編開除老亡人丁八千七百一十七丁,新增長成人丁一萬二百四十四丁,見在人丁一十八萬九千二百八十九丁。內除紳衿優免本身丁三千三百二十二丁不派外,實在行差人丁一十八萬五千九百六十七丁,每丁徵銀不等,共徵銀一萬五千三百三十七兩四錢七分五釐八毫八絲六忽九微七纖八沙五渺。外,有瀋陽衛並群牧所歸併廣宗縣屯丁。

瀋陽衛。原額上中下人丁二十八丁。折定下下人丁四十八丁。內除順治十八年奉

旨《審編》開除亡丁三丁新增長成人丁。三丁實在人

丁四十八丁,每丁徵銀二錢一分三釐六毫八絲七忽五微,共徵銀一十兩二錢五分七釐。群牧所原額上中下人丁五十二丁,折定下下人丁八十丁。內除順治十八年奉。

旨《審編》開除亡丁二丁、新增長成丁二丁、實在人丁。

八十丁,每丁徵銀二錢九釐七毫,共徵銀一十六兩七錢七分六釐。

以上《府志》,係康熙十九年續修。

邢臺縣

按《縣志》戶二千二百五十七口,實在上中下三等九則,折定下下人丁。紳衿優免本身丁四百六十八丁,行差人丁二萬七千九百六十二丁。原額上中下三等九則,折定下下人丁四萬七千五百八十三丁。自順治三年、五年、八年、十年、十二年、十四年、十八年七次審編,奉:

旨開除「迯亡人丁」二萬二千七百二十一丁。《增出新》

丁三千一百五十五丁,見在人丁二萬八千一十七丁,內除紳衿優免本身丁四百三十六丁,實在行差人丁二萬七千五百八十一丁,每丁徵銀一錢一分,共徵銀三千三十三兩九錢一分。

以上《邢臺縣志》係康熙十一年修。

沙河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