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2 (1700-1725).djvu/8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臣,詳延修潔洽聞之士,規摹三代賓興之法,儀型元」 豐,考求典制,討論參議,著之功令,因舉舊章而興焉。 有司既以新書上聞,越二年正月之吉,始請頒行。制 曰「可。」遂降詔書,通古今之義,明人倫之至。品式備具, 訓辭溫厚,首善自京師及達郡縣。肇國之陽,大闢黌 舍,以延俊彥。邦國之賦,悉以養士。廣厲學宮,風觀天 下。四方忻忻,莫不洗心滌慮,仰承休德。嗚呼!盛矣哉! 邢故全趙之邦域,左齊右晉,陰燕陽魏,襟帶常山之 麓,肘腋大河之津。山川氣象,人材風教,自古號為「全 盛之都。」英雄豪傑特起之士,載在傳記,不可勝數。自 五代穢荒,邢為用武之國,藩臣跋扈,幾不流於左衽。 厥今天下承平百五十年,祖宗涵養休息之澤厚矣。 神宗皇帝始變彫蟲篆刻,而易之以經傳。蓋自熙寧 迄於今日,垂三十年。諸科之目既華,而類多藝文之 士,風行俗成,其效可見,豈特此哉?今陛下遵制揚功, 尊隆儒術,上稽唐、虞,下卑秦、漢,罷管、商,崇化勵賢,惡 駁雜而務醇粹,明好惡以正是非。裕陵之木雖拱,而 雲漢之章昭回於天。陛下以道覺民,惟聖心獨得其 鼓舞「之妙,精神之運,經緯天地,搖蕩民心,莫知所以 然而然者。蓋自成周而下,願治之君,皆不足道」,茲實 二帝三王之舉,而天下學者,承餘光,被佳惠,乃千載 不可逢之休運,而一隆之道,允謂非常之功,雖盛德 蔑加此矣。郡守臣許與其副從事臣正卿,既奉詔而 興學,乃命臣致君紀述以文辭。臣仰惟天地清寧,畫 工無所施其巧;日月出矣,爝火豈足以益其光。臣伏 思厥官在教養,是宜揄揚論次,作為雅歌,勒之金石, 以揄揚聖天子之美。臣謹稽首再拜而獻頌曰:「宋受 天命,畢臣萬方;一祖六宗,業熾而昌。繼繼承承,其祚 無疆。藝祖肇造,太宗紹隆,勘亂以武,車書攸同。矢其 文德,地大物豐。舊染穢腥,濯以清潔。僭為鼎峙,屈膝 殄滅。養之以恩,如春之融。昭之以明,如日之中。真宗 明辨,登封降禪,垂衣拱手,恭己南面。穆穆仁宗,功成 治定。博愛兼容,出乎天性。英廟翼翼,剛毅靜密。篤生 神宗,順帝之則。大統未集,泰陵紹基。其明斤斤,其功 巍巍。復命皇帝,潛邸龍飛。天賜純嘏,維緝以熙。哲宗 皇帝智極象數,其德文明,以身為度。永言孝思,憲天 稽古。惟我神考,蹻蹻有造,睿哲英爽,對越穹昊。《六經》 之文,《雅》《頌》典謨,禮樂度數,《洛書》《河圖》」,神而明之,筌蹄 籧廬。後世學者,困於傳註,經緯殽亂,申、韓雜舉,邪說 誣民,罔知所止。「惟我神考,發揮義訓,鉤深致遠,窮理 盡性。窒者斯通,墜者復振。約其狂瀾,川流翕順。」障而 東之,咸歸於正。

邢州堯山縣令廳壁記     沈括

「地方百里,聽事於庭者萬家,上不得專達於天子,下 不得賓養國中之善士,其官謂之縣令,其秩不得齒 於天子之下」士靜牽動違,勢如稿毛,士能得志於斯, 亦可謂賢矣。其選既輕,故民未嘗厚望於吏,吏之自 期亦以此,則因謂之治,豈所謂治者耶?吾王君聖美 之為堯山,不以其輕者入於心而尤為其所難,剝槌 斷裂之政不得行,皎明察深,矯厲之名不立,而下皆 有以相先,不暴而爭肆,耕而飽食,益不至縣令之庭。 縣既已空無事,乃治其所居之堂,凡前後之共為此 邑者,不忍其人沒而不章,則又納其壁中以縣令之 題名。予客趙魏之郊,問其故家舊俗,皆慨然喜言三 晉、戰國之時,自七國之時,趙數窘秦「人兩河之間,秦 方強,天下所憚獨在趙,故趙常受兵為天下勁國。其 後四分以為代、魏、燕、趙,踣漳南,蹶上党,肩尻頓僨,不 能相支,而邯鄲、鉅鹿,穿裂摧壞,獸驚鳥決,獨當四方 之鋒。其人生而知戰𩰚攻掠之備,習聞而成風者,已 久而不可遷,雖當積安無事之日,其天性固以異於 他俗,此宜治之甚難。」而聖美撫摩調養之既成,則又 推之於前後之人,若無心於得失者,宜乎民安之不 難矣。聖美以嘉祐六年令堯山,於其將去,使來求記 於予,則治平元年也。

天寧禪寺虛照禪師明公塔銘

元趙孟頫

《曹洞正宗》。自青州古佛而下十餘世,得玉山體、雪岩 滿為子,再傳而得枝足清、仙岩得為孫曾燈,燈相傳 為世導師,莫敢嬰其鋒者。仙岩道行孤高,特慎許可, 得其傳者,虛照禪師而已。師諱弘明,虛照其自號也。 族申氏,世居遼州榆社縣高家里。甫童綰,遇群兒嬉 晲而弗顧,聞諷誦之音,則踴躍作禮。父驚異曰:「必法 器也,當為佛子。」稍長,父聞枝足名動海內,攜師詣太 原玉山古剎,禮為行童,署法諱焉。授以經卷,則穎悟 過人。己乃祝髮受典,致力於學,漸許叩問,推為上首。 曾未印可,則心光已爍然矣。枝足曰:「如來《涅槃》妙心, 非一人能指授,宜遍參諸方。」師即引去,眾莫能留也。 徑抵山岩席下,究竟理窟,窮日夜不息。因默坐,聞磬 聲,則舉拂叩床,豁然領會。仙巖知不可掩,付以衣頌, 速命出世。不獲已,振衣而東,駐錫於燕之歸義。是時 無還超和尚主圓福,與師為法昆仲懇求開堂。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