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76 (1700-1725).djvu/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松鼠 :蒼黑色,大尾,好樹上食諸果。

銀鼠 :《玉篇》作。鼠:「音檄,似鼠而白。」按此鼠色白如銀,故名。

艾虎 ,鼠類,善捕鼠,俗呼艾虎。《爾雅》:鼬鼪捕鼠,皆鼠之大者。鼷鼠,小有螫毒。疑此類也。

水族之屬:鯉魚 諸河皆有之,以其神變,故為魚之貴者。魴魚 扁身細鱗,《爾雅》曰:「魴魾。」 註云:「江東呼為鯿。」 《疏》云:「遼東梁水魴特肥而厚,尢美,故其鄉語曰:『居就糧,梁水魴』。」 今按:魴,俗呼為扁花,扁身,細鱗,色青白而味腴美,出遼陽太子河者尤佳。太子河,古東梁河,古諺稱梁水魴者以此。

鱖魚 《本草》一名。魚一名石桂魚,一名水豚,扁形、闊腹、大口、細鱗、有斑,采斑色明者為雄,晦者為雌。今俗呼花。《魚鱒》魚 《爾雅》作鮅。按《本草》:身圓而長,鱗細,赤脈貫瞳。孫炎云:鱒好獨行,制字從尊。今俗呼為赤目魚。

鰱魚 :《本草》作鱮魚。好群行相連,故名。細鱗肥腹,頭小、形扁,而色最白,俗呼鰱子魚。

鱅魚 《埤雅》謂鰱即鱅。《本草》分為二,謂鰱之美在腹,鱅之美在頭。首之大小,色之黑白,大不相侔。《山海經》云:「鱅魚似鰱,大首,食之已疣。」 是也。凡江湖皆有之,頭最大,有至四、五十觔者。今按諸河有大魚,黑色,頭大而味美,俗呼滂頭魚即此。鯇魚 音緩,一名草魚。《本草》云:似鯉,身圓肉厚,有青鯇、白鯇二色,白者味美,今俗呼「草啃魚。」 青魚 似鯇而背正青色,俗亦呼「青魚。」 大至百餘觔。

《竹魚 》狀如青魚竹,色青翠可愛。

驕魚 :按《本草》:形窄、腹扁,鱗細,頭尾向上,色白。武王白魚入舟,即此。俗呼亦曰白魚。

𩼕魚 性啖魚。其目。視,故名。俗作「鯮」,非。體圓厚而長,口在頷下,細鱗,腹黑,背微黃。大者至十數觔。

鯽魚 《埤雅》云:「族行相即,故名。」 一名鮒魚,亦此意。今諸河所出,大者至三、四觔。冬月肉厚子多,其味尢美,不減灤河出者。

黃鯝魚 :按《本草》:「魚腸肥曰鯝。」 此魚腸腹多脂,其黃油可燃燈,故名。南人訛為黃姑,北人訛為黃骨。今按:魚形似白魚而頭尾不昂,俗呼黃骨鰷魚 。長數寸,形狹而扁,細鱗潔白,或呼白鰷魚。

鱠殘魚 按《本草》一名王餘魚,一名銀魚。《博物志》謂吳王食鱠棄殘化,此亦附會也。色白如銀,無鱗,若已膾者,但目有兩黑點,小者可乾之,俗呼麪條魚。鱵魚 《本草》云:形同膾殘,喙有一細黑骨如鍼。《山海經》云:鱵魚狀如鯈,其喙如針,俗呼針娘魚。鱧魚 《本草》鱧首有七星,夜朝北斗,有自然之禮,故名。有云蛇所化者,人忌食之。頭尾相等,細鱗黑色,花紋與蛇類,俗呼「黑魚。」

鱤魚 ,一名鰥魚,一名黃頰魚。健而難取,有毒。啗魚池中有此,則魚難畜。《山海經》曰:「姑兒之水多鱤魚」 是也。俗呼鱤條鰣魚 ,似魴而長,色白如銀,肪在鱗中,味厚多刺,易取而易餒。今海中有之,土人罕有取者。細鱗魚 ,圓身細鱗,出太子河者尢美。今有司貫以柳木,炙之以供祀典。按《爾雅》及《本草》《綱目》,惟鱒魚及嘉魚形似之。《嶺表錄》云:「蒼梧江水出嘉魚,似鱒而肥美,可炙食,又可為脡。又蜀人呼為拙魚,言性鈍也。」 今按:鱒魚俗呼赤眼而細鱗似鱒,性鈍易取,又宜炙脡,則當為嘉魚之類。黃顙魚 ,一名黃鱨,一名黃頰,無鱗,似鯰而小,背青黃色,腹下黃,今俗呼昂思,像其聲也。紅娘子魚 ,小魚也,近腮上下有紅黃五彩色,故名。

帶魚 ,白長如帶,故名。東海中出,今金州間亦有之。

沙魚 :《本草綱目》作「鮫魚。」 腹下有翅,其皮有沙,可飾刀劍,可磋木石。文如鹿者曰鹿沙,文如虎者曰虎沙,味極脆美,東海中有之。

比目魚 :《爾雅》云:「東方有比目之魚,不比不行,其名曰鰈」 是也。或謂之鰜。《吳都賦》謂之魪,《上林賦》謂之魼,俗名鞋底魚。《本草綱目》云:「魚各一目,兩片相合乃得行。其合處,半邊平而無鱗,口近腹下。」 今按:此魚生東海間,溯流入江河。偶有見者,兩魚相並,迫之則分,稍類鞋底。然江海別有一種,其兩目者亦名鞋底魚,非比目也。

鰻鱺魚 :一名白鱓,一名蛇魚,一名鰻魚。《埤雅》謂有雄無雌,以影漫鱧而生,故名。俗呼白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