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2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石窌 齊侯免,遂自徐關入。齊侯見保者,曰:「免之,齊師敗矣。」 辟女子,女子曰:「君免乎?」 曰:「免矣。」 曰:「銳司徒免乎?」 曰:「免矣。」 曰:「苟君與吾父免矣,可若何?」 乃奔。齊侯以為有禮。既而問之,辟司徒之妻也,予之石窌。《注》:石窌,邑名。濟北盧縣東有地,名石窌,今入長清。

濟北城 在盧城西十五里,即濟北王都也。歷漢、晉、南北朝皆存。至隋置榆山、長清二縣,而盧與濟北俱廢。今入長清。

盧城 在縣東北七十里,故址猶存。漢置,今入長清。

會仙亭 在城東會仙山巔,植松柏其上,為遊觀登眺之所。明侍御孫珫與知縣江都孫世恩建,今廢。

陵墓附

「濟北王冢 」 相傳在康家口南山。

「齊康公墓 」 ,在𩰚祭臺。「《平陰子龔秀》墓 」 ,在會仙山南麓。

知府劉澤墓 在城西北坡。

知縣汪環墓 在子順山南。

宗人府經歷鄧淳墓 在黃家莊西。

戶部員外張德政墓 在鳳山北。

參政何海宴墓 ,在會仙山南。

知州祝邦榮墓 在孝直鋪南。

副使梁成墓 在玉几山北。

僉事劉介墓 在土樓村。

參政趙雲翔墓 在朱家橋西。

御史張鯉墓 在文筆山西。

舉人贈禮科左給事中孫振圖墓 在城南官莊東。

贈工部尚書朱同芳墓 在北鄉。

陽穀縣

冉子書院 在縣東北五十里之荊門,遺址僅存。明嘉靖間,知縣李希歐改遷於縣治之西北,榜其門曰:「冉子書院。」

紫荊祠 在城南門內。明萬曆間,知縣李蔭建,以祀田真昆弟。萬曆三十四年,知縣范宗文重修。後建仰荊堂五間,亭一座于祠後。

孟母廟 在城北四十里安樂鎮西,世傳孟母祈蠶處。金天眷三年,知縣楊用道重修。明萬曆四年,知縣李蔭又修。每歲蠶月,桑女以祈禱而來,趾錯於道。

迷昏鎮 :在城東北十五里。其民居途逕迂曲,行者至莫能辨方向,故名。

安樂鎮 在縣城東北三十里。舊名「老君堂。」 周世宗養痾於此,更今名。

福安鎮 在縣城東北五十里。

七級鎮 在縣城東北六十里。即建閘處。荊門鎮 在縣城東五十里。即建閘處。

定水鎮 在縣城北五十里。

張秋鎮 在縣城東四十里。即安平鎮。

沙鎮 ,在縣城西北五十里,與棠邑境相接。小韓寨 ,在縣城東北二十里。元知院官《韓志》所居。

巖寨 :在縣城東北二十八里。

龍虎寨 在縣城東南五里。

千石寨 在縣城東南十五里。

第五寨 在縣城東南十五里。

石四郎寨 在縣城東北五十里。

老鶴寨 在縣城東北四十里。

大孫百戶寨 在縣城東北四十五里。

小孫百戶寨 在縣城東北五十里。

門頭寨 在縣城東北三十五里。

賈通寨 在縣城東三十里。

大坡寨 在縣城東北六十里。

景陽岡 :在縣城東北四十里。俗傳武松搏虎處。

月堤 在縣城西北十五里。西連莘縣,北接聊城。建築之由無考。

陵墓附

黃姑墓 ,在城東南二十五里,其人無考。「石裕民墓 」 ,在城西平原。元大中大夫、都省右司郎中。

「高子羔墓 」 ,在城東五十里荊門之南,今泯無跡。

都御史吳鎧墓 在城西門外。

忠烈叚復興墓 在城西南三里壽張縣。

裴城寺 在縣西南,有城址。

闞鄉 相傳即今縣東南壩上。

太皇堤 ,自縣東而西,綿亙數百里,《范志》「為賈」